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作者: 凉歌c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20:51 被阅读83次

由于现在网络的普及程度,相信大家每天都充斥在各种新闻中。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无论是娱乐新闻还是科学新闻都存在着谣言这么一说,娱乐新闻还好,澄清后就没有太大的伤害;但科学新闻一旦遇到谣言,化学反应就不可谓一般,那么,如何辨别生活中的科学谣言,下面的东西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都听过无数所谓医学研究,告诉你“这五种食物绝对不能空腹吃”,还有唬人的“这么教育孩子只会害了他”等等。

实质上,这种新闻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可质疑性。我们称其为“对立成因谬误”,或多或少大家都会陷入其中。


昨天和我爸妈视频,聊着聊着他们告诉我家里的一所高中又有一个女生跳了楼,走向天堂。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我爸说:“这些年轻人,真是太冲动了,你可不要学,多学学中年人的沉稳。”

“学习压力大”和“失恋”等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轻生理由实则一直在上演,那到底是“年轻人冲动”还是“中年人沉稳”呢?

我觉得这与“年轻”和“中年”是没有联系的。年龄越大越沉稳这其实是就是一个“对立成因谬误”的典例:

一方面,中年人的沉稳局面是因为冲动的那些人早就在年轻时跳了楼,根本活不到中年。

其次,一个人在年轻时面对学习压力甚至失恋这些人生波折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跳楼,那人到中年还会因为工作压力和失恋离婚等再选择跳楼吗?显然这种几率不是很大。

所以,跳楼轻生的人群集中在年轻群体身上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年人比年轻人沉稳,而是活到中年的人都没那么冲动而已

在一次我和朋友的谈话中,我在以前文章里也提到过这件事。朋友说“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我回应“是运气好的女孩都爱笑才对”。大家可以用对立成因谬误的方法来思考一下,到底是运气好导致笑,还是笑导致运气好呢?很明显是前者嘛,喝凉水都塞牙哪里还有心情笑呢。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还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新闻:

可靠事实证明,45岁之后每周进行三次以上性行为的人相比较于性行为少的人要年轻许多。

大家可能都会相信这个“谬论”,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眼我们脑海里都会浮现“性生活能促进新陈代谢”、“排毒养颜”等科学依据。而且又能年轻还能有正当理由做羞羞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那用“对立成因谬误”的方式来审视这个问题。

到底是“性活动频繁的人看起来年轻”还是“看起来年轻的人性活动频繁”?

第一,大家要知道在45岁之后性活动频繁,达到一周三次,这就表明此人的体力相当不错,而且性欲旺盛。

第二,一周三次性行为的充足体力,还不能够证明此人的身体机能同类人要年轻吗?你想想自己当年身体倍儿棒的时候何止一周三次呢。

所以,不是性行为频繁促进年轻体壮,而是年轻体壮导致了性行为频繁的结果,这就导致了性生活频繁的人看起来都那么年轻。实际上这则消息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性欲旺盛的家伙为自己的欲望找的一个借口而已,所以因果关系要想清楚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那会有人疑问“这类新闻到底如何辨别呢?”

很简单,要问自己一句“这个结论能做实验吗?

在《大数据时代》这本著作中,讲了这么一个道理。

一、过去的统计学,特别强调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可抽样调查就意味着选择,而任何选择都是一种筛选,完全的随机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可大数据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不抽样,而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里面,关键是你有介质存储这些数据。

二、统计学的目的是从数据里面找到规律,可规律从来都是普遍的。所以在统计学中就会经常忽略一些并不普遍但非常有意义的因素。比如作弊,就很难在统计学中体现出来,而在大数据里任何波动都能反映出来。

在诸多新闻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结论是由抽样调查的方法得来的,而“做实验”这一方式,就意味着大数据的作用,因为我们不可能将每个人的情况都收集起来,所以做实验可以更具可靠性。

拿“打孩子会使孩子智商变低”这一谬论来论证。

我们是否能找五十个孩子,对其中二十五人一日三餐的揍孩子,对剩下二十五个孩子的任何做法都不打罚,然后坚持半年,一年,三年,再来测试其智商?

这显然不是能用实验来解决的。暂且不论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沦陷,哪有孩子愿意一日三餐被揍呢。

所以,不是“打孩子会让孩子变笨”,而是“笨孩子才经常挨打”,智商的差距是决定挨打的因素,而非挨打是智商高低的成因。

同样的,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年轻人冲动导致跳楼”和“性爱频繁的人更年轻”都是不可行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此类新闻发布时写的是“根据数据表明”而不是“根据实验证明”。


总的来说“对立成因谬误”的谬论除了要有对立成因思维,还要想一想这个结论是不是由实验得来的。因为统计数据总会出现偏差,进一步导致人们偏向结果论,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

相信有了“对立成因”的思想,你以后就能辨别多数的骗局新闻了。如果帮到你了,那就赞我一下吧。

相关文章

  • 【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由于现在网络的普及程度,相信大家每天都充斥在各种新闻中。 无论是娱乐新闻还是科学新闻都存在着谣言这么一说,娱乐新闻...

  • 小学问-心智防身术

    1)证有不证无 2)对立成因谬误 例子:40岁生孩子的女性活到100岁的概率比正常人大4倍; 是否可以对照做实验。...

  • 对立成因

    因为白天睡的太多,所以晚上睡不着。因为他去过国外,所以外语很棒。因为读的书多,所以他写的东西也多。 以上都是因果关...

  • 小学问简短总结

    强烈建议自己听一遍,结论可能不重要,得到这些结论的过程才重要 1证有不证无 2对立成因的谬误,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

  • 对立成因的陷阱

    上个月学逻辑学的时候,学到因果假设漏洞的时候,有两个概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替代性相关,一个是反向因果。 先讲...

  • 「逻辑工具」对立成因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遇到各种标题党,他们为了吸引我们的眼球,熟练运用着各种传播学知识,比如:「这个消息,男人听了流汗,...

  • 虚假新闻成因

    传媒犯错成本低 互联网信息泛滥 速度时效的要求降低了专业水准 商业目的 追求爆文 记者能力 冲动

  • 《小学问》笔记:对立成因的陷阱

    对立成因,意思是有两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同一个现象。但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其中一个原因,而对事物进行错误的解读。 比如...

  • 非对称风险•第12章

    第12章 事实是真的 新闻是假的 何为稻草人谬误? 又称为假想敌谬误,在论辩中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理解论题的立场以便能...

  • 20180422点评

    @刘利|007-1827|践行 对立与成因这个标题开始不太明白,但看完打小孩会让小孩变笨还是笨小孩比较容易挨打,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闻骗局】“对立成因”的谬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d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