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怕见你笑颜,跌进去,就只剩盘旋
我想邀你江湖饮马,我想和你放鹿天涯
把酒言欢,泼茶夜谈
若我想了无牵挂,你可愿陪我四海为家
新疆之于我,就像教徒心中的圣城麦加
干净纯粹,甚至不接受别人说它半分坏话
小的时候,爸爸给了我一本新疆的旅游手册
画册上,吐鲁番的维族姑娘绑着两股乌黑的辫子头戴小方帽在葡萄架下甜甜地笑着
那会儿还不识字的我觉得
那大概就是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模样
明媚潋滟,却又,婉转甜美。
等以后,咱们去新疆吧。
初中开始,我总是这样和朋友念叨着。
可这一等,就是九年。
今年五月,我没忍住买了八月底飞乌市的机票。
四千,够我往返两次泰国四次台湾。
虽说有些心疼,可我也是真的不想再等了。
九月初的白桦林还是一片郁郁葱葱,没有画册上的或满山金黄或五彩斑斓
可我就是任性地想在这里过我的生日,去新疆,是我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早上六点火车抵达北屯站,开启一直在路上的旅程。
天亮前的北屯,美得让昏昏欲睡的我突然就来了精神。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从北屯前往哈巴河县的这条路,让初来乍到的我震撼于新疆的广博与荒芜。
车随便一开出去就是百来公里的荒无人烟,只有在有河流的地方才会看到生命的迹象。
在那放眼全是戈壁的地方,蔬菜肯定比肉还金贵。目之所及的寸草不生,让我之后面对景区的物价时,觉得其实真的很良心。
此行的第一站,我选择了白哈巴村。
来之前,很多人说,白哈巴村和禾木村差不多,选禾木会更好一些。
可我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
所幸,我的选择是对的。
若将这两个图瓦人的村落比作女孩子,那么我觉得,白哈巴是温柔灵动的,而禾木,则是明艳活泼的。
作为西北第一村,白哈巴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
从中哈大峡谷看下去,能看到一圈圈和杂草纠缠在一起的铁丝网。没挂警示牌,却已然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凌冽气息。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看着河谷对面的哈萨克斯坦,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这句诗。
戍边这个词,看似简单,却埋藏了多少铁血将士的血泪和孤寂。
也是在这一刻,突然很想好好说一句:爱你,中国。
白哈巴很小,大西北的日落又来得格外的迟,一个下午,我和朋友在村里的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次,开观景巴士的大叔都认识我俩了,每一趟路过,都朝我们鸣喇叭示意。
白哈巴的夜
白哈巴的基调是宁静祥和的,清晨,是我认为的,白哈巴最美的时刻:涓细的小河,葱翠的森林,盘旋的鹰,一切都是静的。
沉浸在柔光里的白哈巴,迷蒙得让人心都化了。
在白哈巴巴士站吃的羊肉串儿,是我这次旅行吃到的味道最好的串儿。
老板娘有个两岁多的儿子,见我坐着,便一路摇摇晃晃地走到我面前,抱住我的大腿,还拿出他家的土豆,生的那种,硬要送我。
我想,西北汉子爽快耿直的个性,大概是打小就有的吧。
第二天进入喀纳斯湖主景区。其实整个喀纳斯景区囊括了白哈巴村、禾木村和喀纳斯湖,买票游览成了一件繁琐而复杂的事。
还好景区门口的咨询员小哥们人很好,把我和朋友当大傻子一样照顾,帮我们买票、指路,我俩负责游手好闲就好。一天下来,那里负责咨询的六、七个小哥全都认识我们了。
原以为我会一口气爬上观鱼亭,可现实是我一路上走走停停。
以为一路的风景已足够动人,但爬完一千多级台阶登顶时,迎着清风,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脚下安静的喀纳斯湖,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胸怀宇宙。
她没有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如虹,却有着天光一色波澜不惊的沉着包容。
下午乘船游喀纳斯湖,进一步感受着她的力量。
远看湖面,她静的像块碧玉,可走近她,发现她原来也可以波浪起伏,灵动跳跃。
朋友一直说这张码头拍出了一股浓郁的动漫风,但这是手机拍摄的原图。
所见即所得,她就是美得让人觉得不真实,可照片留下的美,尚不及她的十分之一。
晚上,喀纳斯客栈的大傻子小哥给做的——乱七八糟一块儿炒牛肉,拍摄角度问题啦,胡萝卜下面埋的其实全是肉~~
原本吃了一半我就饱了,但在小哥开始讲起他惨绝人寰的爱情后,我奇迹般地又吃下了半碗饭,不得不说,小哥的故事很下饭啊~~哎,我真是个坏人啊
第三天,我们早起前往三湾(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看晨雾。
网上的旅游攻略可能会告诉你,三湾里,最美的是月亮湾,神仙湾即使可以看看晨雾,但风景一般。
可我觉得不是。原本没抱太多想法的神仙湾却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比起声名在外的月亮湾,我更喜欢神仙湾,晨雾时的神秘缥缈,日出后的清澈动人。
月亮湾几乎是没有晨雾的。月亮湾曾让我最为向往,但现实总觉得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河道窄,弧度并没有很像月牙,传闻中的“神仙的脚印”虽然明显,但四周水域浅,可能是因为不是汛期吧。再加之两岸的树还没变黄,实在是没有宣传册上来的惊艳。
卧龙湾,由喀纳斯湖常年冲刷形成的堆积扇,因形似一只趴卧的翠龙而得名。
但仔细看,卧龙湾的龙尾巴长短已经和宣传册上的有了一定区别,导致我一直在想,如果卧龙湾以后要改名,应该叫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的区间车,在到达三湾前是不做停留的,因此几乎没有攻略提到过它——鸭泽湖。
这个离景区入口大概两公里的湖泊,在晨雾里,美得就像仙境。只有徒步,才能深入感受到。
看完晨雾,搭车前往禾木。
禾木的美,是明媚的,是第一眼就会让人着迷的。
景区区间车上的解说员小庞同学说,禾木最美的,是从门票站进入村子的这一段路。
他叮嘱我们不要在车上睡觉,嗯,看在他很帅的份上,我和朋友在那一个小时里,一点儿瞌睡都没打。
禾木河作为喀纳斯湖的上游,远观是同喀纳斯湖一样的奶油绿,但来到她面前,却又发现她清澈见底。
如果喀纳斯是神的后花园,那禾木就是神的自留地。
我想这句话,想表达的并不是这里有多美,而是这里的那一份静。
在禾木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格桑花和向日葵,每次经过所住客栈院子里的比人还高的格桑花田,我都开心得少女心碎一地。
在前往白桦林等日落的路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边的马居然会放牛!
走到一半发现牛群没有跟上,它还会发出嘶鸣以示提醒。
网上很多人都说白哈巴禾木高度商业化,我想说,那你大概是没有去过云南的丽江、浙江的乌镇西塘和厦门的鼓浪屿。你还想要禾木怎样?
去往布尔津转火车的路上,我们在一个路边的小瓜棚停下,稍作休息。
我从小一直不爱哈密瓜,总觉得它的甜味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味道。
但这个瓜,甜得像蜜。吃完整个人变得好雀跃。原来不是哈密瓜不好吃,是运往南方的瓜不熟。
后来我拿了一块给老板娘的儿子,我拿在手里问他要不要,小家伙大概是听不懂汉话,看着我怯生生地不说话,但情绪全写在眼里,把瓜塞进他手里后,他马上就咬了一口,一看就是吃可爱长大的~
离开禾木后,我们来到了吐鲁番鄯善县的库木塔格沙漠。
这个沙漠似乎比敦煌的鸣沙山小一些,比起金黄色的鸣沙山,沙的颜色更深。
这个沙漠的开发力度没有鸣沙山大,更原始,但也是因为这样,人很少,我们玩得也更加尽兴。
我们骑骆驼准备上沙山看日落,但山顶比想象中远,导致日落来的猝不及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起山顶湖边,我还是更喜欢沙漠里的日落。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的骆驼——一路都在狂吃和发脾气的主。
打我骑到它背上起,它就开始喘,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个五百斤的胖子,说好的沙漠搬家小圣手呢?! 你快告诉大家你喘不是因为我胖!!
第二天前往吐鲁番(火焰山、葡萄沟)
我们到达火焰山的时候是正午,当时温度计上显示地表温度55度左右。
阳光照在身上,是火辣辣的疼。
火焰山的山脉上有漂亮的沟壑,如果日光刚好,远远看去,好像大火烧山一般火红,因此得名火焰山。
相比之下,葡萄沟比火焰山要凉快不少。
葡萄在葡萄架上就已经变成葡萄干了
因为实在太热、没有特别喜欢的景,再加上想早一点赶回乌鲁木齐吃好吃的,我们此行没有再去坎儿井。
风景聊完了,现在我想叨叨我感受到的新疆。
与其将这次经历写成一份干货攻略,我更想写成一篇啰嗦的游记。
我是一个大多数时间都感性凌驾于理智之上的人
说白了就是情绪化
比起大好河山,我更喜欢遇见不同的人
一个地方哪怕风景再美,若是人我不喜欢,我绝计不会再去第二次
这大概也是我喜欢新疆的原因
来之前,周围人总是对我说,那边少数民族多,又不稳定,女孩子过去不安全的,你为什么一定要去那里
这话说的人多了,我也有些忐忑了
可去到新疆,我开始开心和骄傲
不愧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我真的没有爱错
小时候,我总是向我爸打听新疆的种种,他对我说,哈萨克族没有维吾尔族亲切,他们有点儿凶。
可实际相处下来,我感受的最多的温暖和喜悦,都是哈萨克族人给的。
话说,这边喝茶用碗的习性也真是非常符合我江湖儿女的气质啊~
从哈巴河县开始坐“黑车”起,没有司机师傅黑心地坑过我和朋友。
新疆旅游,车费是支出的大头。
原本和师傅砍价后坐上车,我还是觉得有点儿小贵。
可一趟车坐下来,我对朋友说,如果我是司机,最先说好的价,少一毛我都不干。真的是太远了。
后来在车上和司机师傅们聊起这个话题时,感叹我们一路出行车费都很实在。
师傅说,我们新疆人就是这样,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大概是那种出门旅游要求很低的人,风景好看、东西好吃,遇到的人都对我很好,我就会觉得很开心。
每一个司机师傅都会问我,觉得新疆怎么样?会觉得不安全吗?
我说,这里风景很漂亮,人特别好啊,如果吃饭上厕所都要刷身份证、每个路口都有警务站、路边站的不是警察而是扛枪的特警还叫不安全的话,全中国大概没几个地方安全了。
毕竟,像我这种级别的人,如果真的想我死,犯得着用枪和刀吗?
新疆是大胃王的天堂,大盘鸡、椒麻鸡吃完还可以加面,好吃管饱又便宜。
随处可见的水果摊,走进去就想买下整个店
在乌鲁木齐买切糕时,虽然那时我已经体会过新疆人民的淳朴友善,可我还是控制不住的害怕。
但其实,卖切糕的维族老大爷很和善,我过去问价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女的问了价没买走了,老大爷没有不悦,切下切糕给我和朋友尝。
老大爷切好切糕就给我提着,我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重量,内心都是崩溃的。
我小声跟朋友嘀咕,完了,羊肉串儿没了。
但最后称下来,才八十。我们一开始担心现金不够,付钱的时候,老大爷笑呵呵地说,够啦,这不够了嘛。
我想,他大概也是知道我们内地人对于切糕的畏惧的吧。
在此,也想为切糕正名,这是一个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用料很足,用糖浆把葡萄干、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红枣等坚果粘合在一起,十二块一公两的价格,真的不算贵。
因为都是坚果,5厘米见方的小小一块,我和朋友两个人分,饭点吃下去,我足足饱了近三个小时。
浊酒一杯已万里,恍惚间,不知何地
梦醒无声望似水,想额河,玉关西,乌市里
怜惜此行成云烟,暂作别离
盼归时,君还记
也许很多人煞有介事地和你说起过新疆,但没有真正去过,就没有评判权
也许那里,你会喜欢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