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大家都不要到某某店去,老板技术不咋滴,光认钱!”这是某位四十多岁的女同事发布的。
且不说这店如何,这位同事的做法显然有点偏激。我感觉任何情况发布在朋友圈都不算一种理智行为。没有真实凭据的判断,仅凭个人的描述,并不能让店老板社死,也得不到让那店倒闭的效果,没准店老板知道后,还要找她掰扯掰扯。
之前有两位年轻的女同事,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骂一回人,也不指明是谁,指桑骂槐地发一顿牢骚,基本上内容都是自己善良、软弱,被恶人欺负,表明今后要反击。最终结果是很多人纷纷回想,今天有没有跟这位发生矛盾,如果恰巧有过一点似是而非的、不确定的矛盾,那势必会联系此事是针对自己的,久而久之,这两位的人缘眼见得变差。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小甲和小乙在工作协作方面有一点磨擦,小甲表面虽没有说什么,但是当天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与一些不通事理的人接触,累心!简简单单不好吗?”说别人不通事理,暗指别人不够简单,莫非小甲自己就很单纯吗?小乙肯定看得见,百分之百分联想到小甲针对的是自己,两人的关系只能会越来越差。可能还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猜测小甲这含沙射影的说的是谁?会不会是自己无意间与之产生矛盾还不自知?
我虽不喜欢那种看上去超有情商的圆滑,但对于这种半遮半露的情绪发泄也很不喜欢。一般这种在朋友圈展露个性的人,我都会敬而远之。朋友圈是个公共场所,不应由别人来为自己一时的不满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