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伤害我们,我们之所以生气,是觉得——“你”伤害了“我”。说到你,我,似乎都是独立的主体,并由你这个主体,伤害到我这个主体,所以我这个主体一定要仇恨,要报复。但从佛法看来,你和我都是缘起的,并没有所谓的主体。伤害我们的人,是由各种心理组成。他在生命延续过程中形成了嗔心,做出伤害我们的行为,其实他也是受害者,是不能自主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从对立转向同情。(导师法语甘露)
你是造主 ,是上游;表现是造物,是下游。
你是一切的上游,你是你的表现的上游,表现是你的下游;
你是你作品的上游,作品是你的下游;
你是你的造物的上游,造物是你的下游。
你的表现、作品、造物,反映的是你在某一个特定时空底下挥洒能量的一种呈现而已,你上升到什么程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造物和作品,但你永远比你的造物来得大的,因为你是造者,它只是造物,你是上游,它是下游。
即便你曾经有一段时间,你创造了一些不怎么理想,不怎么令人满意的作品都好,只要你这个造者继续在成长、扩大和优化,你一定可以生产出越来越好的造物。
做一个造者,你要确定你的造物。
人们无法爱自己,是因为他们反过来了,不让造者去定义造物,而是让造物回过头来定义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我这个东西,这幅画画得不够好,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这首歌我唱得走调忘词,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我这副脑图画的不够大,不够全,我是不值得被爱的……
你是造物主,你的作品是你的造物,造主一定是比造物更大,因为造主是上游,是源头,造物是下游,是一个结果,造主不断的在扩大的时候,就会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造物。
你必须先爱你自己,你才会不断的往好的方面去扩大;
你扩大了,你才能够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造物;
如果你因为自己曾经输出些低质量的劣质造物而反过来不断的批判自己,谴责自己,并且不再爱自己;
如果你让你的造物回过头来定义你这个造主,你就开始无法爱自己;
无法爱自己,你就失去了与宇宙源能联通的机会,你会发现自己灵思枯竭,从以前的下笔如有神到现在的灵思枯竭,好像挤牙膏一样才挤出这么一点点,想画画不出来,想写写不出来,想唱唱不出来,即便能够画出来写出来唱出来多好,也已经荒腔走板,忘词变调。
1.我们是一切的上游,所有的呈现都是我们的下游。我们是造者,“呈现”只是造物。
2.所有的呈现都是我们在某一个特定时空底下挥洒的一种能量而已。
3.我们有无限种可能,我们是造者,要定义造物,而不是由造物来定义我们的价值。
4.我们必须先爱好自己,才会有能量有能力去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造物。
很多孩子缺少社会支持。在家里,他们和父母的交流不多,父母也只关注他们的学习。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不认为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在学校,他们几乎没有好朋友。当遇到困难甚至霸凌时,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也得不到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只能独自承受。
这样的压力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可以算是一个创伤。所谓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支持,它就像一层海绵垫,会对一个人的精神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社会支持来源很简单——家庭和学校。
当一个孩子在家里和父母缺少交流,在学校遭到霸凌,这样的日子,该是多么难捱。有的孩子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退学,或者沉溺网络,在虚拟空间里去寻找安慰和支持。所以,当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沉溺网络,或者出现心理问题,父母们一定要有觉察,看看是否给到了孩子足够的支持。这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