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感悟很多,记录一下。
上个月底从原来公司辞职,直到前几天才确定新工作,历时正好一个月。
整整一个月,我做了什么呢。第一周花了三天时间,一个人去福建漳州看了看风景,这种可以说走就走的感觉特别好,虽然去的地方不远。
接下来,开始分析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优缺点,确定了两个生存方案,一是成为自由撰稿人,二是找份工作。
尝试新方向
两个方案各有利弊,自由撰稿吸引人的点,在于工作时间自由,可是问题也多,一是还没有形成足够积累,目前愿意接受投稿的平台,只有一家;二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寻找到需要软文撰写的客户,对我而言,急需考虑的是,可以等多久。
找份工作,其有利点在于,一是找份同行业的工作,带来收益的时间会比自由撰稿来得快;二是今后收入稳定,不用每天都担心稿子能不能过,哪个平台还需要稿子。弊端在于,又要重新过回五天八小时,按时上班的生活,没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位已经自由工作了一年的好友,非常鼓励我通过投稿或者写软文谋生,因为他自己就是成功案例。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为已经愿意接受稿件的一家平台写稿,希望能够形成第一篇过稿经历。
在坚持完一周的时候,我宣布失败了。 因为我在一周的时间里,一篇稿子也没有完成,原因很多,写作能力不足、自律能力差等等,在家里待着见不到人的感觉,短时间还可以,时间一长便有一种封闭感。
可能时间再长一点,我可以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可能时间再长一点,我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升级,可能时间再长一点,我开始可以给固定平台投稿,也又客户找我撰写软文。
可是从目前来看,自由撰稿这件事不适合我。选择放弃,也许是做了一个正确选择,也许是逃避了短期困难,都没有关系,为眼前不远的时光而活,也会感觉很踏实。
开始找工作
接下来,开始决定要找一份工作,定位在同行业的编辑岗位。然而找工作的过程,也是问题重重。
因为同行媒体并不多,我筛选了三家比较合适的,幸运的是,三家公司都给了面试机会,第一家因为公司地点太远,在面谈一次之后,选择了放弃。
第二家在地点和工作内容上,都较为合适,第一次跟总编面谈之后,自认为还不错,可是一周过去了,也没有消息。一般这种情况,应该就是面试失败了吧。
可是后来,总编跟我联系,说他们新来了主编,希望能够再去公司见面聊聊,被搁置了一周,有机会再见,我自然是欣喜的,见完主编,我又自以为是的感觉,聊得不错,然而又是一周没有消息。
直到前两天,他们的人力资源再次联系我,说他们副总想约我见一下,抱着一点失望和希望,我又去了他们公司。幸运的是,见完之后,便定下了这份工作。
事实上,在第二家公司一直没有消息的时候,我跟第三家负责内容的经理见过面,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环境非常融洽,除了薪资稍微低点,各方面都还合适,最后我问人资的小姑娘,薪资有没有调整的空间,说是需要跟部门经理沟通之后第二天回复,结果第二天没有消息,第三天没有消息。
直到我确定去第二家之后一天,他们回复我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在两家都差不多的情况,我选择先确定下来的那一家。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也许成不成也就是一瞬间的事。现在的一个选择,可能也会改变我未来的发展轨迹,就像当初只身来深圳一样,虽然在深圳生活很艰辛,可是心里却不再想要离开,就像当初因为身份证丢失,错过了走上技术岗位的机会,因缘巧合成了编辑,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改变这个方向。
几点感悟
短短一个月的过程,我真切感受到,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即使暂时因为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坚持下来,也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卷土重来。
另外一点,我觉得人的厉害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各种反馈因素,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一条路行不通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快速找到另一条路的。
感觉自己就是在挫败中,摸爬滚打走过来的,经历的失败多了,也就没那么容易把它当回事,就像这次接二连三面试不成功,时时感觉完了,没有工作了,可是依然可以泰然自若的走一步看一步。
我觉得生活是不能太着急的,时间越长越会发现,曾经感觉遥不可及的状态,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我也相信现在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未来也会做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