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
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
(诗与画来自老树画画的微博)
今年第182篇投资日志
目前的行情乏善可陈,窄幅的震荡还在继续,跌下去上来,冲上去下来,空间很小。未来这样的行情可能会成为常态,最多日线级别的震幅再大一点,往上冲个一两百点,往下再砸个两三百点,就是这么慢慢地磨,磨得都绝望了,可能才能迎来希望。
今天定投日,刚投完,收到翁量进化岛社群里老师停投一期的通知,于是跟随操作,依次撤单。事后发现忽略了通知停投的前提,如果在2450点附近跟随加投一期同时仓位大于8成,才考虑停投。之前,并没有在2450点加投,加投的两期都是在8月初,当时的牛熊高度在15%上下,现在的位置还远不到停投的时候,发现已收盘,只能后面再补了。
昨晚管理层对停复牌出了新规,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停复牌制度,剑指“停牌钉子户”。也就是今后不允许为躲避下跌随意停牌,也不允许长期停牌,这是制度建设方面的进步,以后千股停牌可能会成为传说。
股票账户持有的康得新,就是为躲避下跌,乱讲故事,随意停牌的坏样板。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昨日复牌,连续两个跌停板,停板上压着巨量筹码,让其中的散户割都没法割,只能承受亏损的不断加大。
虽然持仓比例不到10%,但也算是踩到一个大坑里,不管企业未来发展如何,用这种乱讲故事、随意停牌,拖延复牌的方式来维护股价,对企业的诚信表示怀疑。
公司财务问题重重,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濒临爆仓,明显缺钱,然而账上又有100多亿现金,看起来很有钱,最近三季报利息费用将近2个忆,也就是借了大几十亿的外债,感觉又很缺钱,如此种种,财务状况自相矛盾,无法自洽。
持有这家公司将近两年,今年股价已近腰斩,已经被套不少,暂时不会割肉。今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为了纾解股权高质押率困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康得新控股股东康得集团已与张家港城投、东吴证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两者计划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出资27亿人民币,通过承接债权的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帮助康得集团化解困境。在连续两个跌停之后,似乎迎来一点曙光,但仍对公司长期前景表示担忧。
康得新一直是白马股的形象,上市以来表现也一直很好,单从康得新的主要财务指标上分析,还是一家比较优质的公司,也是在实地考察过这家公司后才买入的,但那时只是泛泛的了解,感性的认识,后来公司暴露出来一些财务问题,也视而不见,只愿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同时也心存侥幸。其实到目前为止,对公司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都没有深入的研究。
在投资时,必须要不断地深研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更重要的还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行业特点、经营战略以及投资逻辑有更深的研究和理解,这样才能选到值得长期持有的好公司。
因此,普通投资者自己还是要慎买股票,买基金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做为打新配置,买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股比较合适,还是不能乱买股票。
财报还没学好,都谈不上避免踩坑,更别说选中好股了,还是先老老实实地学习,定定心心地定投基金。股票账户就先不管了,留点打新市值,碰碰运气。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综合训练营第1期D5作业
存货周转率和做生意的完整周期
在“五大数字力”的经营能力模块中,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是从经营结果的角度来考查评价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从经营过程的角度来考查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表现为企业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前面的平均收现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中学习过,今天学习的是存货的周转情况,从次数上讲,就是存货周转率,从时间上讲,就是存货周转天数,也叫平均在库天数。
一、存货周转率(平均在库天数)
公司的存货,就是放在仓库里的原材料、辅助教材、半成品、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资产,肯定希望尽快都成为产成品并卖出去,让它躺在仓库里的时间越短越好。
存货周转率:指的是存货的周转次数,即存货这个资产,一年为公司做了几趟生意。
平均在库天数:指的是存货放在仓库里的平均天数。
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前面学习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现天数的计算公式差不多,是用营业成本和平均存货,算出存货周转率,再用一年的360天除以存货周转率,得出平均在库天数。
在财报说网站可以查到相关数据:
二、判断标准
MJ老师把平均在库天数总结分为6个层级:
1、<30天,经营能力非常优异;
2、30-50天,通常在流通业中属于模范生;
3、50-80天,经营能力不错;
4、80-100天,大多是公司对公司的业务;
5、100-150天,工业类或原物料行业(如石油、钢铁等,需求不旺盛)
6、>150天,要么能力不佳,要么属于特殊行业(如造船、造飞机、奢侈品、房地产公司等)
“晓燕读财报”统计了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在库天数:
从上面的判断标准和统计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公司的经营能力几项指标是不能进行横向,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如果生产制造流程、管理政策和流程不同,在作横向比较时也要慎重。最主要是在把公司最近五年的数据做趋势分析,同时参考一下行业平均指标。
三、做生意的完整周期
企业的经营,就是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这个周期能越短越好,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回收、缩短库存周转时间、延长应付账款时间来缩短经营周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甚至可以做到用别人的钱做生意。
这就是财报中反映公司经营能力的一项“隐形指标”——做生意的完整周期。
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就是从购买原材料开始直到收到货款结束,其中包含两个大的周转阶段,一个是存货周转,一个是应收账款的周转。
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在财报说网站,可以直接查到一家公司做生意的完整周期的数据。
如果一家公司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小于35天,那这家公司的经营能力是相当出色。
如果超过200天,那么说明公司资产的周转有点慢,资金利用率不高,这就需要验证另外两个指标:
1、手上一定在有存粮(现金)
2、这么长时间才周转一次,毛利一定要高。俗话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学会计算一家公司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后,还可以看到一个神奇的时刻:怎么不用钱就去做生意。
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从供货商那购买原材料,并不一定马上付给供货商钱,于是在公司的负债中就有一个项目:应付账款。如果应付账款时间能尽能地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经营能力,即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
如果做生意的完整周期看,从购买原材料到给供货商付款,就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给供货商付款到最后收到货款,这段时间就是缺钱天数。
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缺钱天数
在做生意的完整周期一定的情况下,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那么公司缺钱天数就越短,公司的经营就更稳健高效。
如果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大于做生意的完整周期时,那么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
缺钱天数将小于0,也就是说,公司是先把卖货的钱收回来再付给供货商钱,也就是先收下游的钱,再付上游的钱,从而实现了不用自己的钱就可以做生意。
比如,“香飘飘”2017年,做生意的完整周期是33.4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02.9天,缺钱的天数为-69.5天,可见这家公司经营能力很棒,一个经营周期很短,拿到货款后,在手上停留将近70天,才付款给上游供货商,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
综合经营能力模块学习的内容,经营能力评估指标除了三个重要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平均收现天数)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或平均在库天数)
还包括一个辅助指标和两个隐形指标: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平均收现天数+平均在库天数
缺钱天数=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应付账周转天数
企业的经营能力就是企业对所占用的资产和资金的利用效率,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提高经营效率的核心就是加速周转,并补以延长付款。
以上复盘内容部分来自课程讲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