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邂逅的乃是一位歌舞妓。“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这是一个倒装句。记得和玉真的邂逅是发生在春天,在池塘边,当时,吹着淡淡暖暖的杨柳风。当然,她也可能不叫玉真,因为男人在不知道美女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往往便喊她玉真。玉真是仙女的名字。邂逅的时间在春天,地点在池上。池上又是哪里?总归不是凌波微步水上漂,就是池边的花丛里,或是池上的水阁里。当时,她穿着红裙在跳舞。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她,一见就忘不了。
玉真的歌声真美。多美呢?“重头歌韵响琤琮”。什么是重头呢,就是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又叫双叠曲或重头词。比如晏殊这首《木兰花》便是。上下阕皆为“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上片唱完了,下片接着唱同样的调儿。晏殊为什么特意指出唱的是“重头戏”呢?原来,这种“双叠曲”或“重头词”在下段的“重头”处,往往节奏旋律特别美妙动听。铮琮,玉石相击的声音,琴声,流水声都是这个象声词,她的歌声像玉石流水一样动听。
玉真的舞跳得真好。有多好?“入破舞腰红乱旋” 入破: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北宋的陈畅在《乐书》中说,“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则羯鼓、襄鼓、大鼓与丝竹和合作,句拍益急,舞者入场,投节制容,故有催拍、歇拍,姿制俯仰,变态百出”。原来,“入破”更能表现出“姿制俯仰,变态百出”的舞姿神韵,便给许多诗人墨客留下动情挥毫的空间。唐代诗人薛能“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因为舞步太快,连舞女身上的罗衫都滑倒肩膀下去了。无疑,这是一个令男人们遐想不已的暗示……入破是舞蹈的高潮部分,其舞蹈动作最考验舞女的水平。所以,晏殊着重写了舞破的场面。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是写当时游宴之地,宾客喝酒一直喝到了傍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当然欢乐的宴饮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当时一起喝酒赏花的人,如今连一半都没剩下。说明,晏殊这场邂逅的时间跨度应该不小。人都去哪里了呢?“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苏轼一语道破。为功名,升的有,贬的有,死的也有,功名路也同时通着黄泉路。
不过,说起来,晏殊的太平宰相一直做得四平八稳,自然不像苏轼一干人那样,升升沉沉,从极盛到极衰,人生百味都尝过,所以,纵然只是“点检如今无一半。”留在心底的也不过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晏殊非常喜欢一个小妾。他经常和张先一起喝酒唱和,每次都把这个小妾叫出来一起喝酒,唱词。晏夫人就吃醋了,跟他天天闹。晏殊怕老婆,就把小妾给卖了。张先再次来的时候,看不见小妾出来,问明原因,便当场写了一首《碧牡丹》,命营妓演唱:
步帐摇红绮。晓月堕,沈烟砌。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怨入眉头,敛黛峰横翠。芭蕉寒,雨声碎。
镜华翳。闲照孤鸾戏。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晏殊听到“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时,终于忍不住感慨道:“唉,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苦了自己!"立刻取钱,赎回来那个小妾。为什么老晏听到望极蓝桥这句时就感慨了呢?这里有个典故。
传说唐代有一个秀才名叫裴航,游鄂渚时,向同船的一个美丽女子作诗表达爱意。这女子便回了他几句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过了几年,他路过一个叫蓝桥驿的地方,感到口渴,便向路边的一位老婆婆讨口水喝。
老婆婆就喊出孙女捧出一瓦罐子水给他。裴航见这女孩如仙子一般貌美,一见钟情,当场便向老婆婆求婚。老婆婆说:“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女,叫云英,昨儿个来了一个神仙,送了我一颗仙丹,他告诉我,得用玉杵和玉臼来捣药一百天才能炼成。你要娶她也不能,只要一个条件,以玉杵臼做聘礼就可以了。”
裴航说:“好,就以一百天为限。我一定能找到玉杵臼。在这期间,你可不能把云英再许给别人了。”
裴航回去之后,当街一站,见人就问有没有玉杵臼,别人都把他当成精神病了。总是遇到一个卖玉的老头,告诉他虢州药铺卞老书有这玩意,又说:“我看你小子挺诚心的,我就给你写封信,他看到我的信,一定会把东西卖给你的。”裴航找到药铺一问,果然这里有这玉杵臼,不过却贵得很,他把仆人和马都卖了,才凑够了银子。结局是,药成,抱得美人归。后来,裴航也成了仙,与云英做了名副其实的神仙眷侣。
张先的意思是,美人易弃难再得,缘分错过了,你便是望断蓝桥也找不回来了。正如晏殊自己所说:“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所以,便把小妾赎了回来。只是,这一卖一赎之间,实在令人觉得他这个人在女人问题上,确实用情不专,少了爱情的基调。论多情,他比他儿子晏小山就差太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