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变成很酷的老奶奶啊

作者: 味稀 | 来源:发表于2015-01-24 00:56 被阅读1305次

去年六月和七月,我在中国美术馆实习。为了装逼,我有时候会故意把中国美术馆写成NAMOC,即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这是我所有的实习中做得最开心的一次,这开心的源头,90%是来自那些我接触到志愿者。他们大多是大学生和退休人员,只凭着热爱,每年付出几百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么一份完全没有酬劳的工作。尤其是那些退休的爷爷奶奶,他们退休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艺术无关。就我与他们的聊天所知,有人是物理教师,有人电厂职工,最学术的,可能是一位研究矿物的老爷子。无论专业领域是什么,艺术、文博基本上都是他们一生的爱好。

当然,美术馆有各种各样的展览,其中一些相对前卫和现代的,对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自然就没那么好理解了。我实习的时候恰逢一次大型的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按照常规,这种持续一个多月的大展是必须要安排志愿者做义务导赏的。虽然在挑选志愿者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多地挑选了年轻人,但是正值暑假,不少大学生已经放假回家,无法参加志愿服务。志愿者名单确定下来的时候,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占了接近一半。

让40后50后们去做新媒体艺术展的讲解真的可行么?毕竟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接触的多是传统中国艺术。艺术门类的巨大差异先不说,新媒体艺术所依附的现代科技,他们真的可以理解么?

先略去过程,直接说结果吧。在这一个月的展期里,我听了不下10次这些老年人志愿者的导赏,而结果是我一次又一次被他们震惊。他们可以不明白这些作品背后的科学依据,但他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出的的东西,远比我这种20出头的年轻人要丰富和深刻多。他们没有向观众是灌输什么,而是教给观众观看的方式,与观众交流和探讨,聊得开心了,导赏结束之后就私下继续聊。同一件作品,不同的志愿者有着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位志愿者对某件作品的理解,也会在这一个月里慢慢变化。

三层,超过2000平米的展厅,200多件作品,即使只是对其中一部分作品做导赏,一趟至少也得花一个半小时。我自己也去做过一次导赏,花了两个小时。做完我只能说我真的累趴了。做导赏对各方面的要求都不低:观众管理技巧、表达技巧、站姿、语气、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如何选择重点展品、如何将作品与生活相联系、如何鼓励观众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等等,更别说体力上的消耗了。

而一个志愿者的工作量,是每天一场到三场导赏不等。我自认为是身体素质还不错的人,应付两小时的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已经很累,想想他们,就只觉得自愧不如。

而他们往往同时兼任着好几份志愿者的工作。

一位姓叶的老爷子有一周都没有出现,我开始担心他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第二周见到他,仍然是一副笑眯眯走路慢吞吞的样子。我问他上周去哪儿了,怎么没来馆里。他告诉我上一周他都在首都博物馆做志愿者。我还在心里默默惊叹他的精力旺盛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开心地比划着,跟我说起那个展览有多么棒。

一次与这位叶姓老爷子闲聊,我注意到他的普通话虽然算是标准,却也带了一些改不掉的耳熟的口音。我问他,您是四川人么?我是重庆的,听您讲话觉得口音有点像。他说,他是宜宾人,60年代来北京求学,从此很少回家乡,上一次回宜宾还是在95年。打那以后他就把我看作一位小老乡,一见到我必定从普通话切换成方言,尽管他那50年前的宜宾话我也不能完全听懂。

还有一位姓李的奶奶,72岁,行动矫健,声音洪亮,烫着小卷发,坚持只穿漂亮的裙子。她记得她,是因为她曾经夸过我的帆布包很好看(我这臭不要脸的…)。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她我要走了,但是每年我都会回一次北京,一定会来美术馆看她。她抓着我的手臂,上下抚摸了几次,不停地说,年轻真好啊,我要是像你这么年轻就好了。接着她又说,我给你我的手机号吧,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我说。

她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两行字和她的手机号码,力透纸背。如果只给我看这几个字,我不会相信这是出自一位72岁的女性之手。

第一次问起她的年龄,她笑说,我今年18,明年就17啦。顿了一会儿她严肃起来,说,我72岁,属马的,今年本命年。我说我也是属马,农历90年,但是阳历就是91年了。她说,属马好,我喜欢徐悲鸿,特别喜欢他的马。

如果真要烂俗地用上“正能量”这么一个词,我想这些老人是过去一年里我所吸收到的最大的正能量。七月底结束实习,八月开始我的生活都过得相当的兵荒马乱。送走男朋友,开始一个人在广州生活,开始第一份正式工作,研究生毕业,然后裸辞放弃了安逸体面的工作,接着就是漫长的三个月的失业。

现在我已经开始第二份正式工作,一份与艺术、与我的专业已经没什么关系的工作。工作压力比第一份工作大了许多,但我也看到了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像第一份工作那样,一眼望到了未来三十年。

大晚上的想起半年前遇见的这些老人,突然很好奇他们的前半生。他们年轻的时候遭遇了各种运动,对于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恐怕也没有太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成为了很酷的老爷爷老奶奶,会用智能手机,会看当代艺术。

等我活到了他们那把岁数,我能变成他们那么酷的老人么?

所以我得一辈子都折腾呀,这样才能在50年后变成一个很酷的老奶奶。

相关文章

  • 一定要变成很酷的老奶奶啊

    去年六月和七月,我在中国美术馆实习。为了装逼,我有时候会故意把中国美术馆写成NAMOC,即National Art...

  • 那位很酷的老奶奶

    今日,我们正在整理陈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走了进来。她戴着小礼帽,帽子底下的银丝用发夹整齐的别在了耳后,画着淡妆...

  • 一定要活的很酷

    生病了就吃药,脆弱的时候就自己抱抱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自己赚钱去买,谁也别指望,因为,你一旦指望了谁,必定会失望。 ...

  • 我很酷啊

    相信你也知道,当我写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已经不酷了,是的,我一直觉得我多么酷的一个女孩子,真的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

  • 学投资 很酷啊

    看了阿猫今天的公号文章,想想我自己,也是一个从小物质欲不太旺盛的人。可能是父母会尽可能给我最好的,我反而不会去奢望...

  • (一)因为她们很酷啊

    认识林小山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一年级。 那会儿我他们那边特别流行一项运动,滑旱冰。那时候的旱冰鞋还是四个轮子的,也...

  • 也许,改变街卖可以从这款泡泡糖开始 | 想象 · 一座城

    “这一定要是个很酷的事, 我们本来就想做很酷的事。 但是“酷”这个形容词, 好像又不太精确,总之就是很有趣” 在聂...

  • 要做一个很酷很酷的女孩子啊!

    我的愿望是变成一个很酷的女孩子。 什么样的女孩子才算酷呢? 01 父母从来不希望我做一个很酷的女孩子。 妈妈一直都...

  • 你一定要做很酷的人

    说实话,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一方面自豪它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我失望于它的各种封建观念,如重男轻女、相亲和...

  • 无题

    每每路过凯德,看到滑板的男生,觉得很酷。所以,每次都要和好友感慨道:我以后的男友,一定要会滑板。因为很酷,因为我不...

网友评论

  • 9a7ddd50d237: @味稀 未来有多么多的可能阿~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哈哈😄😄
  • 味稀:@清氿 哈哈哈谢谢啊,我没想写这么鸡汤的东西的。。。能打点鸡血也好。。
  • 9a7ddd50d237:心情低沉时看到的这篇文章 突然就热血澎湃了 其实我才十九 哪来那么多伤春悲秋人生无望的感慨 要做一个很酷的人😉😉
  • Vesper_Xiao:我也要做一个很酷的老太太
  • 4b2beda060ba:做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太太是我的理想之一
  • jorie:酷!!!

本文标题:一定要变成很酷的老奶奶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tk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