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在我们与另一半的相处中,我们很可能会代入原生家庭中妈妈的角色,无意识、本能地去复制妈妈对爸爸的模式。
我的原生家庭中,爸爸有能力、有担当、脾气好、成熟稳重、乐于助人,对于妻子,极为包容和忍让。所以,在爸爸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妈妈对爸爸无可挑剔,更多是因为性格特点,或者妈妈过于自我,导致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日常有较大的分歧:
妈妈掌管家庭的经济,金钱只进不出,爸爸很难找妈妈拿到钱,让爸爸很被动很无奈。
爸爸退位后还尽力帮别人解决问题,妈妈很不爽,觉得爸爸多管闲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来家里的农村亲戚朋友,看到没有送礼,就给人家脸色看。
妈妈不允许来家里的客人抽烟,当面说害怕烟味,让爸爸超级难堪,搞得现在爸爸的朋友都不敢来家里坐。
妈妈超级洁癖,爸爸房间的洗手间明明冲了水,妈妈还一脸嫌弃,骂骂咧咧,一边冲洗一边说有尿味。
。。。
在替爸爸难过的时候,我一直暗暗告诉自己,不能像妈妈对待爸爸一样对待自己的老公。所以,上面这些在我看来无理取闹、难以理解的行为,在我的婚姻生活中,统统不存在。
只是,我真的没有受原生家庭爸爸妈妈相处模式的影响么?我相信我肯定有,目前觉察到以下几点,还有待继续深入觉察:
1、爸爸在家庭中的高大光辉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思维中,让我无意识地会拿老公与爸爸进行比较,若是老公比不上爸爸的方面,我就会特别介意,打心里看不起老公。
例如老公以前赚钱没我多,老公书写能力不行、表达能力不行、逻辑分析能力不行、统筹能力不行,现在看来,统统是在跟我的爸爸比。
2、每次全家在外出旅游之前,我在收拾自己、孩子、老公的行李的时候,经常会发脾气,尤其是老公在一旁刷手机、没有帮忙,我更是烦躁到随时可点爆的状态。
我觉察到,因为爸爸超会整理,爸爸和妈妈外出,收拾和打包行李从来都是爸爸做的,所以我的潜意识认知中,这应该是老公去做的事情。为此,每次收拾行李时,我会感觉到极大的落差、不满、辛苦。
3、在日常生活中,我的脾气很急躁、掌控欲也强,对老公经常越界,尤其是老公对孩子的方式。
这点超像妈妈。妈妈对家庭对爸爸也是如此,哪怕是爸爸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也要干涉和掌控,稍不如自己的意,就急躁发脾气。
4、在给孩子报一些课程或是外出逛街买衣服时,虽然我也有钱,我也出得起,但是我特别希望老公能出钱。有时老公会出,但是又觉得奇怪,认为我又不是没钱。
这点也像妈妈,明明自己掌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还经常时不时地在日常开支中,以各种借口让爸爸出钱,然后窃喜。
如老师说的,看见了,知道病灶在哪里了,才知道如何动手术、往哪里动刀。
我需要越来越多地去看见,去动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