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白了,我被恐惧胁迫了,我内心那个叫“恐惧”的小人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句话:"梁晶晶,你不行,你写不好的,放弃吧!”但是放弃写作的日子,我又很纠结,就此放弃吗?那之前为写作做出的努力呢?写作班、花出去的时间、投入的精力统统归零吗?
我迷茫的时候会看书,让我看完后觉得:“哇,作者真的太厉害了,书中的答案难道就是为我而设的吗?”的书,绝对是本好书。
针对容易恐惧、消极、不想干活,只想丧丧的“葛优瘫”,亲测有用的书籍来了。
忘说了,这些书籍对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样有用!
NO.1

这本书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所写,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比尔·盖茨撰文推荐。
书的内容真的值得如此多的人追捧,这本书主要讲述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
不知道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察觉到自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中,举个例子,当上司交给你一个任务时,你接过手后,发现真的很难啊,这时你是告诉自己:“天啊,太难了,我做不到啊”还是会说:“虽然有点难,但是我多查资料,多请教同事,还是能解决的。”
前者属于固定化思维,后者属于成长型思维。
固定化思维会让我们觉得能力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得过且过就行,遇到挑战就想着退缩,如果挑战失败会显得我们很笨,能力不行;而成长型思维这让我们笑着迎接挑战,就算挑战失败,那也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方法,继续尝试就好。
这本书不仅讲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还讲了如何从固定型思维转换成成长型思维,让大家轻松拥有成功人士的思维方法。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同样的机会,你看到的是恐惧,人家看到的是成长,试问人能成功?答案在这本书里,喜欢就去翻阅吧!
NO2.

当你想改变时,不知道是不是会给自己制定满满的计划呢?
比如:
1.每天看书2小时
2.跑步1小时
3.练字1小时
4.写作1000字
5.练习考试题目100道
……
行程满满,看着清单,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了成功的顶峰上,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现实会猝不及防地给你一个大耳刮子:“做什么成功梦呢?你今天只写了2个字而已。”
这时你又开始责备自己了:“我怎么这么差劲,这点任务都完成不了?”其实不怪你,怪这本书——《微习惯》没早送到你手里。
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完成你的任务,是因为大脑是有记忆的,它习惯了你之前的习惯,你突然不按以前的来了,它不习惯,所以拒绝改变,而让大脑改变只有重复这一行为,而且这些行为要给大脑一些回报才行。
这时你可以建立微习惯,完成这些小的任务,获得成就感,让大脑兴奋起来,从而接受新的习惯。
建立两到三个微习惯就好,因为人的专注力是容易分散的,事越多,越容易让大脑混乱。
如果你想每天看书,那就建立“每天一分钟的看书”的微习惯;如果你想每天跑步,那就建立“每天跑一步”的微习惯;如果你想每天读英文,不妨从一个英语单词开始。
我今天本来准备写一个字的文章,你看现在已经写到这里了,这足以说明微习惯的强大。
No.3

介绍这本书,是因为我最近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需要心理调节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惊喜。
你是不是总会抱怨:“上司实在太龟毛了,事事找茬”或者:“我怎么这么倒霉,飞机怎么又晚点了”亦或是“这熊孩子太惹人烦了,怎么就不能安静会”
这些情绪让你陷入恼怒、不安和烦躁中,总觉得事事不顺,一整天都丧丧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呢?这些问题我能够改变的有哪些?我的抱怨真的能对问题的解决有帮助吗?
对此,书中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你可以写出自己失当情绪之前的感受或者事件:飞机延误导致我晚上不能早睡了,我的行程也要做变动,好烦。
可替代的恰当感受或者行为:无可奈何,静下心来查询下飞机延误的真正原因,冷静地询问工作人员,飞机晚上还能不能起飞,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同时表达自己因为飞机延误带来的不便。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要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主动对自己情绪负责。
最后温馨提示:以上三本书,都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上阅读,如果想买实体书可以先网上试读,确定喜欢后再买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