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家幼儿园招生通知

作者: 舜子的简单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08:05 被阅读2次

朋友圈一位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招生了。我们村其实也不简单,也是有历史的村子,曾经还是乡党委驻地,但是后来响应国家精简机构号召,乡被相临镇合并了。

不过当时的王铺乡中心小学保留了下来,现在肯定不能叫乡中心小学了,只能叫王铺中心小学。王铺村就是我们村,欢迎来玩儿,马上过年了,我回家招待。

我就是从王铺小学毕业的,肯定不算是啥优秀的学生,调皮捣蛋轮不着我,优秀学生称号也与我无缘。当初母亲怎么评价我: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不好不坏的意思)。

再回来谈招生通知的事儿,一般信息就不说了,和别的地方都一样,说说比较吸引人的信息:从第三条开始吧,三、开设课程: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四、收费标准:执行县物价局最低收费标准(或再降低),每学期一次性收费,学期间不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在后边就是招生电话,还有说以后幼儿园大班结束后直接上一年级,不用再行报名。

见过这么真诚的招生通知吗?我们外出打工的兄弟们啊,提起孩子上学,内牛(泪流)满面可能算不上,但都不容易啊。说说幼儿园,你们舍得多少钱给孩子报私立幼儿园(公立我们一般都不敢想)?

一千?两千?五千?还有一万?土豪也是有。但不可否认,这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你看我们村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执行县物价局最低收费标准,然后括弧是“或再降低”。有很大可能比物价局最低收费标准还低,你在外面见过吗?听说过吗?

满满的诚意,但是咱们能让孩子回忆吗?如果大家都坐在一块谈这件事,我等到的回答估计是一片沉默。是不支持老家的教育事业吗?肯定不是。是老家的教育不行吗?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吧,毕竟咱们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咱们承认自己不如外人吗?

那为啥还不让孩子在老家上学呢?我给出的答案是舍不得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剜哪儿都疼。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啊,哪天出去应酬,回家晚了,孩子如果已经睡着了,我就觉得很遗憾。每天不能陪孩子们玩一会儿,我这个爹就算做的不到位。

前几年我也试着想回老家发展,还联系了在老家学校当老师的老同学,老同学说现在的乡村教育配置也很好了。老师很大一批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同学也劝我回老家发展。

但是我尝试了几次都很徒劳,很多东西都无法适应。老家的很多事情我都看不下去,爹娘也不赞成我回去。

说句实在的,到了我这个年纪还会在某些感性的事情上(比如爱情)流泪,去回忆一些不该回忆的岁月,这该怎么说呢?说好听一点可以算是赤子之心,说不好听就是长不大。

最近一直怀疑自己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这样的人是看透了却看不惯,是个犟牛。

于是只能在外面飘着,后来托大哥照顾,孩子在濮阳这边也上了最好的油田小学,于是心就踏实下来了。不想着回家的事情了,只是对有些事情还想着发表内心的感受。

这日记就成了一个窗口。

对老家幼儿园的招生通知还是很支持的,还支持给更多的优惠条件,让周边村的孩子都来上学。甚至让周围村子的大人到我们村定居,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抢人的大背景下,我们村为啥不能抢人呢?

我们村的房租开始下降了,知道为啥吗?简单分析下,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租房子的商户挣钱比原来少了。不能单纯的去埋怨带头降价的房东,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不景气了。挣钱少了,挣得不够房租了还租房子?那不是傻子。

为了让房租保持上升趋势,还得想着经济提升,怎么提升经济,在农村就得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是写武侠吗?哦,搞错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就会有市场。人多了经济自然就跟上去了,房租还能降?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现在村里人都想着进城,怎么让人留下,把村建成小城镇,提供就业机会,医疗教育再跟上去。当然,这得看村镇的领导怎么想怎么做了,我又说多了。

就全国来说,很多城市降低了落户标准,为啥呢?吸引人才?还在乎啥人才,有人就行了。在我们八零后这一波,因为当初计划生育的严格,肯定导致人口有一个断层。

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当我们这波人挑大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老人已经老去,孩子还未完全长大。我们会在这个时间段里承担其他历史时期更重的工作量,如果没有人,城市会如何?

这事儿细思极恐,特别是独生子女再想着生二胎,真的会有压力。

扯远了,我只是个农村出来的小人物,表达简单看法,读来不喜直接批评就好。

晚安朋友。快过年了,老家离我们王铺不远的可以联系我了,过年聚聚啊!电话:15893223453,微信同号。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老家幼儿园招生通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j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