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骑行前的准备
出行,开车,这车,是不是让我有了懒惰的习惯了呢?突然间,想改变一下自己,想骑自行车,想到做到,时间延后,就在今天。
午饭后,张哥打电话,问我去不去临港?这还正合我意,因为借此可以骑自行车。一举两得,两全齐美的做法——既可以会朋友,又可以骑自行车,为什么要放弃呢?
但是从柏溪到临港,开车需要几十分钟,来往了无数回,至于骑自行车,倒是第一次。
寒冬时节,天气阴沉,空气中还携带着稀疏的雨,这样的天气,适合去徒步或骑行。公路上除了汽车轰鸣时排放出的热气,空气中少有汽车驶过后扬起的粉尘。
穿什么样的衣服?穿什么样的鞋子?需要带一些什么东西?距离有点远,这些问题又困绕着我了。看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是得有个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过程。
找一个旅行包,装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骑车时运动量大,毛衣肯定是穿不住,但是要放一件在旅行包中;水不能少,出汗后需要补充水分,所以要带一瓶水;鞋子得穿一双硬底型的,这样蹬自行车时才会比较好使劲;找了一下,家里没有口罩了,看来只有待会儿在路边医药店买。这段骑行,车辆非常密集,为了抵御汽车尾气的袭击,口罩这样的装备,是必备的。
准备得差不多了,出门,在路边准备扫一辆青桔单车启程。
找一辆外观看起来挺精神的单车,先看看链条,再看看轮胎,再试试刹车,看是否有问题。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连续扫了三辆ofo,每次不是链条有问题,就是车轮有问题,最终只好放弃,所以现在骑单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扫码之前都要检查一番。
2 第一次,骑行临港
初步检查车辆没啥问题了,扫码开车,把旅行包放在前货架里边,行程正式开始。后来行驶过程中我才发现,这车的后刹有问题,陡坡刹不住车,只有下来推行。
沿着公路,路过柏领佳苑外的医药店时,停车买了一副口罩,戴上,瞬间感觉滤化了空气中所有的汽车尾气。
刚才这一段路的骑行,感觉大腿、小腿都很费力。原因出在哪里,可能是座位调低了,于是将座位调高一些。问题又来了,座位调高后,由于穿的牛仔裤,迈腿上车又是个问题,如果下次骑行,一定要穿弹力好的运动裤。
座位一高,双脚自然地往下循环踩,感觉瞬间省了不少力。高高地骑着自行车,这感觉,骑出越野车的味道来了。
尽量靠路边行驶,车来车往,轿车、公交车、电瓶车、摩托车……车流中,只偶遇了几个骑自行车的人,是因为冬天?是因为车多危险?还是不想用这样费力的方式出行?
前有红绿灯,车队排起了长龙,自行车,此时就发挥出优势来了,谁能否定它的优点呢,只需公路侧小小的间隙,就可以自由地穿行而过。
虽是冬日,沐浴着公路上汽车热腾腾的尾气,背上,是酷热耐奈的感觉。到新村测速仪处时,停车,脱掉外衣,背上,早已是汗涔涔了。
脱掉外套、毛衣,只穿一件体恤。今天上午刚理了发,头两侧有凉意,于是从包中取出太阳帽,戴上,今日之帽,不需遮阳,但可防风。
继续前行,这一路,总感觉自己还少带了点什么装备,后来骑行行程快结束时,才忽有所悟:对了,应该戴一副眼镜,这样可以防公路上细微的尘沙,挤进我的双眼。
过了半岛大院,前方的金沙江特大桥出现了。横跨在金沙江上空的巨大桥梁,那是一座高铁、公路两用桥。虽然还在施工,但是主线已经贯通,一个月前已经进行了高铁的试运行。宜宾,这座没有高铁的城市,不久之后,高铁将贯通了。从宜宾到成都,如果按照时速200公里,那时只需要一个小时多一点,开车,得用2至3个小时,以后到成都,这高速公路,人,恐怕得分流不少了。从宜宾到出海到广州,今后通过高铁,也只需要七八个小时。那时如果再想去西安登华山,五六个小时即可到达,那就用不着开一整天车了,尤其是过秦岭,受堵限速,但是呢,开车也有其乐趣所在。
望着这高耸的特大桥梁,想起了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泱泱文明,浩浩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铁,纵横四海,连接八方,这是时代的旋律,这是时代的强音。
高铁桥侧下方,是我曾经学车时的驾校——戎强驾校。2006年七、八月份,时值酷暑天气,练车练得大汗淋漓,内心却是满心欢喜。在这场地上,练习倒车入库、练习坡道起步、练习过单边桥、练习过井盖、练习定点停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13年已过,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
过了高庄桥,眼前有两条路可走:左方,过火车站入老城区经翠屏山山脚过岷江桥入白塔山沿江路可到临港;右方,过金沙江经南岸过长江大桥入临港。走哪条路呢?朝左经老城区,车多人多,于是选择朝右,一路前行。


过春江盛景、富临金沙、金帝庄园、理想城、滨江国际,到达宜宾城区横跨金沙江上的又一座大桥——中坝大桥桥下。又面临路线选择了,向前直行,可过南门桥或戎州桥到南岸;左拐,上中坝桥到达南岸。想起中坝桥桥头,右拐有一条小道可入南岸滨江路,那条道虽窄、有坡道,但没有红绿灯,于是选择上中坝桥。

过中坝桥桥头后,右拐,一个短距离的陡坡再右转,下坡前试了试刹车,后刹根本无法刹住,而前刹则可刹牢,紧急情况,这样的刹车,肯定要问题。于是选择下车,捏住手刹,掌控着方向下坡。内心自嘲:骑自行车下坡,本来应该省力,这下坡还得用力,还得推行。

转弯、过巷道,来到了南门大桥桥头入滨江路。不一会儿,来到了三江交汇处。

眼前的水域,一片烟波浩渺,真怀疑我这是到了一个什么湖区。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名副其实。这里,长江最主要的支流岷江、金沙江在这里汇集,汇合后,长江,浩浩荡荡,一路东去。
长江边的滨江路上,滨江步道,亲水步道,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人文景观,熠熠生辉,彰显历史与文明。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室外水幕电影,这是一片宽52米、高30米的天幕,可容纳6万人同时观影。每当夜幕降临,水幕电影开放之时,水幕呈现,画面虚无缥缈、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继续前行至万里长江第一桥时,已经快下午4点了,此时,已骑行了一个半小时。望着眼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遥想当年,桥头另一方的区域:七九九、八九九、天原化工,曾经那是一片工业基地,要入宜宾城区,得座几十分钟的公共汽车,而今现在过桥,只需几分钟车程便到了,脑海中蹦出一个词:翻天覆地!

万里长江,始于宜宾,在这宜宾长江之上建立的第一座横跨大桥,则是真正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了。


过桥,来到此行目的地区域——临港。临港,这片曾经有着几处古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现如今已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正在拆除或搬迁,新兴的城市高楼拔地而起,盛世临港,一片现代化城市的风貌。
来到临港青年城时,张哥打来电话,问我到哪儿了,他说他在龙头山山脚下,开车过来接我。我知道那儿,决定再骑行前往。
龙头山,第一次来临港时我就听说过。22年前,96年国庆节,那时这片区域,古老的工厂周围,是一片乡村世界。大姨家的大哥、二哥在八九九上班,他们就给我介绍过龙头山,其形如龙,故名龙头山。

前行至龙头山景区入口路段时,左方有宜宾第一个进口商品保税店,在这里,可以买到放心的、优惠的进口商品。
什么是“保税”呢?即“先销售,后交税”,这样可以缓解商家的压力,促进商业化发展与繁荣。随着宜宾保税物流中心的建成,今后宜宾将会有更多的进口商品直营店的进驻。
张哥已在龙头山景区入口处等我,锁定自行车,一看时间,整整骑了两个小时。
腰腿酸软,想一想这一路的行程。曾经开车时,遇着堵车,遇着红绿灯,还嫌慢,这骑自行车,却是费时、费力多了。
3上龙头山
坐上张哥的车,偶尔感觉还有那么一点自己还处于骑车的恍惚状态之中。
上龙头山的盘山公路,两边的工人正在忙活,陆续栽上了成线、成片的楠竹。楠竹,也是宜宾的特色,宜宾的“蜀南竹海”,翠甲天下,国家4A级著名风景区。199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宜宾,欣然题字“蜀南竹海天下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呈现了蜀南竹海梦幻般的美丽画卷。
蜀南竹海的主基调,就是绿。楠竹挺拔苍翠,带给人一种惬意、舒适之感。如今在这龙头山上山公路沿线种植楠竹,这就是宜宾的特色,这就是宜宾的竹文化了。生态宜宾,美丽宜宾,旅游宜宾。
山上的路,回环曲折,坐在张哥这车中,却是这般舒适。
他这辆越野车,是克莱斯勒旗下的吉普——大切诺基Cherokee,排量3.6,四驱顶级版,底盘自动升降,爬山涉水,不在话下。


大切诺基的另一个兄弟车——牧马人,其地位在越野车行业那也是响当当的。2007年,两辆吉普牧马人成功攀上世界上最高的火山,智利的Ojosdel Salado火山,该火山海拔高度为6646米,创下了四轮交通工具所能到过的最高海拔世界记录。
吉普车,作位越野车行业的开山鼻祖,其卓越的越野能力与超强的耐力,得到了美国军方的认可。二战期间,美国军方普遍装配,中国战区、亚非战场、欧洲战场,无不出现吉普纵横驰骋的身影。
虽是上坡,如履平地,关上窗,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张哥说,他朋友曾问过他,六十四万的裸车价,为什么不去买一辆X5呢?但他不喜欢宝马的气质,他喜欢突显野性的车,那应该是只属于男人开的车。张哥是一个有着故事的人,身上有一股侠气,他说二十年前曾在广州第一次看到悍马,其高大威猛的外形,心中甚是震憾:要是这辈子能开上这样的车,那就心满意足了。现在的张哥,能开上这样的车的时候,悍马却早已停产了。但开上这种只属于男人的、有气势的车,就这么扎根在了张哥的内心深处。
男人,就应该开属于男人的车,就像王石代言大切诺基时所凸显的意境:我们相信,试图穿越沙漠并不是为了抒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遗憾,而是怀着“心向往之,行必能至”的信心。这是执着的理念,也是坚持的意义,如同JEEP ,73年只做真正的SUV。

坐着大切,听着怀旧的歌,一路音乐,一路享受,登上龙头山山顶,眼前一排排别墅,呈现在眼前。是谁,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呢?每天呼吸着山中的森林空气,俯视着山下的临港开发区、宜宾繁华市区,深处乡村,离繁华却近在咫尺,这不是一种令人心醉的山居生活吗?

开车绕过连排别墅区,开至公路的尽头,前方已无路,下车,张哥说,这里已到了龙头山真正的龙头之处——龙头山龙头。眼前,一片雾气茫茫,“山色空濛雾亦奇”,蒙蒙眬眬中,依稀可见山下临港新区的新貌。天气

热的时候,他偶尔来此喝茶,山风阵阵,洗涤精气神。环视一下眼前的区域,有几处平地,这是办烧烤的好地方,想象一下春暖花开的时节、秋高气爽的时节,约上友人来此办一番烧烤宴,岂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吗?
4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下山,张哥开车前往长江边。至临港一所学校门前,上有牌匾书:电子科技大学。
宜宾也有电子科技大学校区?电子科大,总校坐落于成都,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如今的临港,有白酒学院、四川理工……电子科大也来了,大学汇聚,文化与科技同行。
过电子科大,右拐,几百米,便开至长江边。

张哥是一个爱石头的人,上次六哥去泥南岷江边去查看土地,准备租种土地种值草坪,张哥也不忘在岷江边捡一番石头。
看着眼前这长江回水的这片回水坨的区域,地名叫“冷饭溪”。无数的沙石,静卧在长江边,见证着悠悠长江的数载历。滚滚东去的江水,涤荡了多少岁月,涤荡了多少历史的尘埃。
“你看,这石头上的图案,像不像一只鸟?”张哥捡起一块石头,递了过来,他若有所思,“它像不像一只凤凰呢?”
我接过石头一看,放在水中,都说水是最好的光亮剂,细细一看石头图案,确实像一只鸟。像什么鸟呢?我琢磨着,对了,那不是历史书上的始祖鸟吗?


看石头是一种心情、一种情怀。石头是不变的,而看石头的人,却是千差万别。你说石头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它的寓意,更多的是人赋予它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小容也喜欢去金沙江边上捡石头,但主要是捡透明、有光泽的石头,觉得那样的石头有魅力。那时宜宾老城区有一家专门卖石头的店铺,叫“石头记”,店中的石头手饰、石头装饰品,精美、无暇,大多呈透明状。

张哥喜欢玛瑙石,想在这沙石遍地的河滩中,去发现一块让他心动的玛瑙。什么是玛瑙呢?我有疑问。他将手上戴的手串递给我看,给我普及玛瑙知识:细细的纹路,润泽的外表,每一块石头,都呈不同的花纹。他在宜宾一带的长江边,还未捡到过一块玛瑙石,只有在南溪长江边,曾经捡到过两块玛瑙石。
在河滩寻石,想想阎维文的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它能给善良者以欢乐,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
赏石,是一种艺术;捡石,是一种生活。
5老街,喝羊肉汤
临近黄昏,本来打算去南溪去吃那家有名的牛肉面,无奈天色已晚,去了可能会计划落空,张哥提议去上江北吃羊肉汤。
羊肉汤,是我喜欢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而羊肉汤在滋补汤类中更是汤中之首。
羊肉属辛热,在酷暑当时吃之,可以把身体极寒之气驱出,利于驱风驱寒,尤其对风湿类关节炎、四肢麻木、头晕目眩有效。冬季食羊肉,其味甘性温,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能暖中补虚、益肾养肝、开胃健脾,是冬季的御寒佳品。
共同的爱好,不谋而合,在华灯初照中,我们驱车,行驶在南溪至宜宾的滨江大道前往上江北。


这段路此时车辆很少,连排的路灯,已经亮起,下挂水晶状的中国结,为宜宾的夜景,增添了一抹亮色。夜色朦胧中,右边依稀可见斑驳的厂房与住宅区,那是曾经的宜宾天原化工与七九九厂区及生活区,现如今已搬离大部。
长江两岸,又建立了两大桥桩。对岸是盐坪坝,此桥建成之后,从地域上看,它就是长江第二桥了,可大大缓解临港与宜宾南岸城区仅靠如今的长江第一桥的通行压力。
行至公路尽头,围墙还未拆除,公路无法至达白塔山下的沿江路至上江北,只得调回车头,再从临港城区绕至白塔山下的滨江路至上江北。


行至白塔山沿江公路时,左面依次是南岸城区、三江口、宜宾老城区。沿河一线的灯光,万光齐发,华灯璀璨,江上,灯影闪烁,瑰丽无比。此时的宜宾,是江城?是水城?还是灯城呢?
汽车经过流杯池公园后,进入上江北城区。大道两边的灯柱灯光,经过装饰,呈现一派浓浓的过节氛围。沿此大道行不远,便可到中国赫赫有名的白酒生产基地————五粮液。“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许多外地人,即使不知道宜宾,但一定知道五粮液。

汽车右拐进入一条老街,眼前的街景,让我顿生感慨:这是曾经我熟悉的街道——安阜街,许多建筑,还保留着20年前我读书时的式样。犹记20年前的安阜街的建筑外观上,烙印着些许解放后、文革时期的标语,所以在我眼中,安阜街算做有历史的古街了。
这条街道,房屋大多只有两三层,城市快速变革的今天,心中竟期许此街不要被拆除,让它保留一些繁华中的历史记忆、古老记忆。

在公路边一家羊肉汤锅的店前停车。张哥刚下车,老板娘热情打招呼:“大哥,好久没来了哈!”听这老板娘的语气,看来张哥还是这里的常客。我环视了一下大厅,说是大厅,其实高度并不高,其装修风格还保持着上世纪的装修式样。大厅中摆放了七八张桌子,有三桌客人,隔壁还有一个厅,大概有六张桌子。
张哥说,这是一家吃羊肉汤的老店,每年冬天,他都要来此吃好几次羊肉汤。从店中的招牌可以看出,这真的是一家老字号了,想不到在这样的古街中,还有如此一家有历史的、历经岁月考验的羊肉汤锅店。
我们点了一斤半羊肉、羊杂,老板端来了味碟:香菜、红色小米椒、豆腐乳。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端上桌,打开燃气灶,汤锅翻滚,香气四溢,鲜味扑鼻。舀一碗羊肉汤,喝在口中,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在这深冬的夜晚,在这古老的街道,坐在这老旧的店铺中,喝着新鲜味美的羊肉汤,如此生活,想到了一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