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财富最好的朋友,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对于理财来说,更要趁早。
就理财而言,学习如何理是第二步;首要的是,不论财富多少,现在就开始理财!别让“有了钱再说“耽误了自己的”钱程“!
对于高端理财者来说,他们很明确什么年龄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
一般来说,年轻时,他们会把投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致富“能力,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积蓄的资产具备一定规模,从40多岁开始,自己消费的支出就可以从投资得来的复利中抽取了。理财重心也相应由资产的”积累“转移到了资产的”保值“上。
理财投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恰恰是我们普通人必须做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存必需支出在整体支出中所占比例更大,这样一来,一旦遭遇变故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从普通理财中“滚雪球“。
以子女教育基金为例,算一笔账,看看及早理财与推后理财对家庭规划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现在教育花费高涨,养育成本随之增加,从一个孩子出生到供孩子读完大学课程,教育支出至少要几十万元;如果再到国外自费留学的话,至少要花100万元。
如果能及早开始规划孩子的教育基金,通过系统化的执行,要准备数百万元的教育或孩子成家基金,并没有那么困难。
以积累100万元教育基金为例:如果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就采取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每月支出1665元,假设每年投资回报率为10%,那么到孩子18岁的时候,我们将轻松拥有100万的教育基金;
但如果到了孩子10岁的时候才想到准备,则每月需要支出6840元,趁早理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在理财上同样适用。
哈佛图书馆墙壁上二十条校训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投资未来的人,必定是忠于现实的人。
作为世界最知名的大学之一,哈佛时刻对学生进行一项教育,那就是: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
西方有句话说得好:“安度晚年有两种方法,要么认真储蓄,要么死了算了。”
中国也有句俗话——“养儿防老”,其实这句话放在今天,应该是“养钱防老”才对。
不是钱不多就不需要理,反而越需要钱的人,越要及早规划。
理财越早进行,自己的负担越小,将来给儿女的负担也会越小。而且这样带来的好处不仅是泰然的生活节奏,更是自如掌控人生的成就感。
就像台湾首富王永庆的那句名言一样:“赚一元钱不是一元钱,存下一元钱才是一元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