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妹Meiya一大早前来诉苦:“昨儿在公司的述职报告中表现极差,其他同事都认真准备了,就我马马虎虎。一晚上没睡好,越想越苦恼,感觉下个星期去公司没脸见人了。”
我也没急着安慰她,只是问道:“你想了一晚上,现在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了吗?”
“没用心做准备”“……”
显然,她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并且只要做好总结,在下一次的会议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就行了。
然而,她一方面陷入了对自己不重视这次工作的深深自责,另一方面,也很担心糟糕的表现给同事和上级带来不好的印象,会影响之后的办公室关系和收入等等,于是陷入了更深的自责。
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情绪陷阱?如果在这种状态继续往下走,会越陷越深。
有些时候,也许睡一觉就好了;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甚至还需要借助一点外力才行。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过度自责究竟是个什么魔鬼,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是建议我们每天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就像吃饭穿衣这样稀松平常。这是日常的反思,是标配。但它却不该有升级版本,比如说:
①不自信的反思:
不自信的脑子里面总会有这样的字眼浮现:
“我不好”、
“我不会”、
“我做不到”。
那么当一个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这个脑子就会首先想到:
“我就知道会这样”
“我就是做不好”
“以后也不要再尝试了”
所以到最后越发增强了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信念。
②自我归因的反思: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有两种,一是内归因,一是外归因。并把高估内归因而低估外归因的行为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其实我们,包括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习惯于内归因。显而易见地,一个人经历的失败越多,他就越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
如果他是自信且擅长解决问题的,那么基于内归因的反思就是一种很好的复盘;如果是不自信或内心弱小的人,那么这种反思会是习惯性的自我贬低,值得引起重视。
③不积极的人际相处
试想一个场景:你跟你妈出门逛街,走了好大一截,你告诉你妈说钱包忘带了,然后你妈跟你抱怨,出门前跟你强调了几遍,就是记不住……美美的心情被破坏了。
相信你的生活中一定不乏类似的场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去责备或者被责备。在当时的情境中,不管是攻的一方还是受的一方,不管是生气还是不生气,心里都不会好受,也一定会去反复回想所争论事情的细节。
在一段关系中,习惯于以指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会直接导致另一方的过度自责。长时间的“打压”也会导致他们的信心不足。
以上三个原因总结起来,似乎也就是一个原因,就是自信心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解决了过度自责的问题,就能让自信心强一点点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①基于客观的归因
不再去管什么内归因外归因,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的事实去分析。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所有人物事物的立场和关系,仅仅是就事论事。
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影响力大到真的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走向。如果可以,那你一定是一个组织或团体的关键人物。既然还只是个小人物,那就完全没必要自寻烦恼啦。
客观,也意味着你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学习水平、行动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当你在做一件超出这些能力范围的事情时,就应该预估失败的成本以及承受风险的能力。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所省的内容,是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也许包含对自己人格的审视,但绝对不是自我贬损。
②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这几个字写起来很简单,正常人也都知道该这么做,但是行动力真的不容易培养。正如每天早上起来信誓旦旦地写着手账,每天晚上回来一边刷剧一边复盘。
文章开头提到的Meiya,她在工作上的糟糕表现一定不是突然才有的,那是她长期工作态度慵懒的结果。
如果不是靠真勤奋来维持工作的热情,那么长期以来的形象维护和如今的自我责备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避重就轻的自我欺骗。这个“自欺-自责-自欺-自责”的死循环,只有行动力可以终止它。
所以,你是决定燃起你的热情,还是继续自我慰藉下去呢?
③请接纳你自己
如果小时候犯过错,那你一定记得老师叫你写《自我批评》的时候,你内心的反抗。当老师认为你犯了错要责备你,即便自己是错的,你也会有极大的不满:为什么要这么严厉,又不全都是我的错。
你看,那个时候的你是很接纳自己的。你不会愿意别人来指责你,那会让你受伤。但是你自己责备自己的时候,却毫不自知了。
前阵子很火的日本综艺,对一个女孩子进行连续50天的夸奖,成功地让这个女孩子从原来的不自信到由内而外地散发着自信。随后在国内也掀起了“夸夸群”的热潮。
在过度自责的这类人中,大部分人要么接受了过多的负面评价,要么没有得到过什么有用的评价,而对自己进行了过多反思。在他们身边,正面评价是稀缺资源,使得他们的自我接纳进行得很艰难。
也许,我们可以从身边人着手,主动给他们正面的评价,让他们先完成自我接纳。让身边的人都充满着自信之光,这何尝不是自我接纳的另一种方式呢?
小结
情绪的陷阱总是变着花样来找我们,若是能让自己和身边都充满积极的能量之光,它们就没有办法乘虚而入了。当然,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突破口,希望上面的方法对你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