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是我们史上最长的假期,年前所有的计划都泡汤,变成深深的宅女。这也是自从小朋友六个月后,陪伴她最长的时间。如果不是在每天流水的日更记录,估计一个月后都不记得这段特殊的时光我们做了什么。
看星星月亮
假期的一半时间是在老家待着的,老家的活动空间比较大,白天太阳好可以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陪孩子玩跳房子的游戏。与城市不同的是,晚上可以看到很亮的月亮,满天的繁星,小朋友说星星数不过来,到现在我都能记得她看到星空欣喜的样子。
奇思妙想活动

小朋友从后院拿来好几个玉米棒槌,她很喜欢。我就只是突发奇想,不如种个玉米。那时候手里正在用纸折小篮筐,随手在外面套了两层塑料袋,铺了好几层卫生纸,洒了水放下玉米种子(以前用这种无土方式种过小麦),后来没当回事。小朋友可是每天都放心上,第二天就问我的玉米长出来了没有。再后来半个月后我去接她,就发现了茁壮成长的小玉米苗,原来她爷爷又放了一些土,每天放到暖气旁边。真是神奇的种子,如果没有疫情,带她去田间种下种子,看着它们发芽长叶,是件很奇妙的事。
拉风箱 备干粮

知道我们要回去上班,婆婆张罗着蒸馒头,小朋友也很开心,开始把面做成各种造型,自己捏了小猫咪,还让奶奶帮她捏了小猪,用红枣做了眼镜,鼻子。更有趣的是家里还有风箱,真是老物件了,小家伙很卖力的拉风箱,看着蒸气慢慢外溢,仿佛在仙境一般。
陪读时光
过年回老家至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基本没怎么陪她睡前阅读,带回家的绘本也成了摆设,像极了我们上学时候寒暑假带回去的书。回来后,我们又重启了这个习惯。这几天读的是《小怪兽阿蒙》的故事,几乎是每天晚上都要求我读一遍,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会重复体验,然后体验多了就会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像过年的时候,说起一个笑话,她就突然说像弗兰伯一样,我很惊奇,她能记住这么复杂的名字,这是她的绘本《倒霉的弗兰伯先生》的主人公,可能是给她读的多了,她记住了。在家没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的绘本,就从微信上找了一本,给她解释为什么不能出去,出门要戴口罩之类的。她不久就可以监督爷爷奶奶出门戴口罩了,还告诉爸爸,外面有病毒,像王冠一样。所以,陪读的时候,只是陪读就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理性消费
这一方面是跟我有关了,相信很多人的微信里面添加了不少各种团购群、秒杀群,有衣服的,有食品的,也有买房子的直播等等。特殊时期,商家也不容易,只能用这种方式解决商品积压问题,也能顺便拓展下客户群。在家待久了,不免太焦虑,不过另一面看,我觉得宅在家的好处就是不用出去逛街花钱,可以强制储蓄,反倒是比以前要理性,看到有需要的买,没需要的就退群或者删除记录就好了。
后期还不知道多久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看到外面的花儿含苞待放,迎春连翘已经开花,抗战一线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