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经常喜欢跟别人发脾气,爱吃零食,这种生活中的小毛病,如何管理?其实这取决于爸爸和妈妈的教育意识。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都不能落下,及时这部分受阻,也一定要补上,否则孩子的生命中就会有一块缺失。年龄越小越好弥补。
爸爸需要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陪伴,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完成孩子对爸爸的认同,妈妈也要在孩子面前尊重爸爸、树立爸爸的高大形象。让爸爸成为孩子内心里那棵参天大树,这样孩子就有了目标和榜样。对于孩子的格局、教养、意志力、自控力、规矩意识、社会化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妈妈要从中学会如何放手,不要眼里只有孩子。要知道更重要的是夫妻关系。给孩子和爸爸创造空间,让孩子多和爸爸在一起,他必须学会如何做男人。
千万不要说工作忙,业务多。这都是借口。哪怕我们每天陪伴孩子30分钟、50分钟,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爸爸的作用发挥出来之后,不仅能帮助到孩子上面说的那些问题,还能够在孩子建立自我认知的部分。
如果爸爸是疏于陪伴孩子的,孩子感觉到自己经常被忽视。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被重视的,自己不重要,自己不说被爱的,他的自我认知就会受阻。这样的孩子将来发展自卑、敏感、脆弱,而且缺少责任感。缺少目标感,缺少驱动力,精神上长不大。
所以爸爸要多陪孩子运动,玩耍甚至打闹,可以带孩子去旅行、露营、探险,做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冒险型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高达、威武,看到爸爸无所不能。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做学习型的父母、做有准备的父母。不管有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否则,若干年后,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家长感觉到什么是度日如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