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单身了……”大年初六,闺蜜盖盖给我发了条微信。
“啊????”我连发好几个问号。记忆中,她和她谈了五年的男朋友今年2月14号是要领证的,3月份是要办结婚酒席的。我红包都准备好了,她却宣布单身了。
问及原因,她只简单地说因为钱、三观不合等种种事情吧。男方近几年家道中落买不起婚房,想让女方出点钱,于是各种算计,谈及细节她也不愿多说。
分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很悲伤的事情,更何况有五年的感情,盖盖不愿多说,我也不好再问,只能祝福她擦亮眼睛赶紧找到那个对的他。毕竟27岁的年纪再也耗不起下一个五年。
记得之前听爸爸说他一同事的女儿很优秀,在北京3环有套200平的房子,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长得眉清目秀,今年32岁,本有个要谈婚论嫁的对象,都已经在装修房子了,却不知怎的突然分手了。后来听说男方家境不好,不知是出于自卑还是其他原因,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婚前分手究竟是因现实压力的迫不得已,还是因要真正承担责任而打了退堂鼓?或许连当事人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清楚。
记得盖盖曾和我说过,这个谈了五年的男朋友是她一生挚爱,如果这辈子不嫁给他,她对爱情也就不再抱任何希望,对婚姻也就可有可无。面对婚姻,她选择了爱情作为保障,而有些年轻人选择了“面包”作为婚姻的保障。爱情与“面包”哪个更能保持婚姻的“坚挺”,这个谁也无法下定论。
作为90后,父母对我们的婚恋态度仍然是要门当户对。所谓门当户对,在现代社会大都指向家庭背景、工资、学历等物质层面,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观念当然有它的道理,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谁愿意结婚后大大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话虽如此,但仍有不少痴男怨女秉持着没有爱情绝不结婚的态度,一直单身至此。
“一辈子很漫长,我一定要和自己爱的人结婚,这样我才会心甘情愿地陪他渡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然我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干嘛因为年纪到了非要找个人凑合呢?”另一个朋友小张是个爱情至上者,她认为爱情才是婚姻的保障。只要有爱,即便两个人喝一碗泡面心里都是暖的。
爱情与婚姻,年少懵懂时认为爱情的结果就是婚姻,婚姻的起源是因为爱情。但成熟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爱情是每个人都心驰神往的,那种小心动、羞涩、思念、愉悦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美好馈赠。荷尔蒙的迸发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致美。“眼中有小星星呦!”这句话在热恋的人中是如此真切。
然而婚姻则是检验爱情的双刃剑。受法律保护的婚姻比起爱情,要更严肃和敬畏。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除了荷尔蒙之外,婚姻掺杂了更多物质和责任。
现实中有不少在结婚前分手的例子。细分一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不到位型的,一种是感情不到型的。或许还有两者都有的。所谓物质不到位型,是两人恋爱时并不在意对方的家庭、学历和收入的,此类型多发生在校园或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中。这个阶段的人大多以爱情至上,对金钱等物质不在意,以为只要有爱情就能白头到老。但真正要面对婚姻时,谁家买房谁家买车,聘礼收多少等现实问题,一方就会犯难。如果遇到开明的父母还好,但遇到没有物质基础就不能结婚的家长,两位年轻人的爱情就会受到严峻考验。两人互相深爱的或许可以说服父母用行动来证明爱情是保证婚姻长久的的良药,而不愿付出物质至上的便只能现实打败爱情。
另一种感情不到位的,是在面对婚姻制度的约束下无法承担责任和管束自己的。婚姻讲求一夫一妻,并且有向对方负责、赡养老人和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如果双方的感情没有那么坚定和深厚,那个还没法确定想牵手一生的人就是对方,或还想“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在面对婚姻的束缚时,自然就打了退堂鼓。
婚前分手是该心痛还是该庆幸?其实,婚姻是两个人爱情的试金石,爱情坚定的就会通过婚姻得到感情的升华,而那些犹豫不决的,则会通过结婚帮你筛掉那个“不对的人”。当然,分手始终是个悲伤的词汇,不论婚前还是恋爱中。
面对婚姻,选择爱情还是“面包”,个人认为,爱情更重要。因为有爱,两人才会心甘情愿为了对方付出,才会愿意在对方落寞时默默坚守,才会将日子过成诗。“面包”固然重要,但当你面对一堆冷冰冰的纸钞,自己老公在外面彩旗飘飘,难道你就一点都不难过?
“婚姻的唯一伟大之处,在于唯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罗曼罗兰。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女可以主外,男也可以主内。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爱情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相濡以沫六十年,有过欢乐浪漫,也有过凄凉苦难的杨绛和钱钟书先生是我对爱情和婚姻理解的榜样。
只愿世间每对璧人都能因爱相识相知,并在共同进步成长中慢慢累积物质基础,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