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04年春天三月份时和舍友来青龙寺看樱花,偏不巧,来得过早只看到少许花苞。记得那时候用学生证也要收取门票的,现在免了门票,周末节假日人便多了起来,游园也因此失了雅兴而迟迟不再。
如今景区门面又做了二次翻修,仿唐建筑高大气魄,让这地方看起来更惹眼。
于隋朝开皇之治二年所建,原名“观音寺”,在唐时更名的“青龙寺”。原本简单的门扉,门头匾额上题“青龙寺”,现在外围加了一层门头,上题“乐游原”,其实乐游原包括面积比较宽泛,青龙寺遗址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处。
据说明时此地已被火烧毁。中国历史上被火烧的其他不论,就说被烧的阿旁宫、大明宫也都被翻修过。大明宫已去过多次,但阿房宫只是前些年回老家坐车路过,远远看到过,前年本想去近距离观瞻,又听说已被拆除。
拆了建,建了拆,仿佛在今天这个时代都不是什么费劲的事,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唐代诗人李商隐那首传诵千古的诗《乐游原》,就是在此处所做。当时的景象已猜不出。只剩残留遗迹供人遐想。
青龙寺是佛教唐密宗祖庭,也是日本真言宗发祥地。日本僧人空海也曾在此研学佛法,寺院里除了空海纪念碑,文化交流和平碑,还有在此挖掘的唐时文物也陈列在寺里所设的博物馆内。博物馆里看了一圈,多为当时保存下来的饮食器物,佛龛、佛像残损物件。
樱花满园的四月,这里随处可见一身古风装束的青年男女,还有携家带子赏樱花炫舞的寻常百姓。想来秋意正浓的当下也会别有一番景致。

漫步游走间,奇石小径蜿蜒引景,所到之处各有不同;红白游鱼池中嬉戏,宁静而闲适;绿竹猗猗处得幽静,两只干净的白猫正藏于竹竿里,或觅食或懒睡;小山坡上,随台阶移步看四周林木层层尽染,火棘红珠缀满枝条,夺目耀眼;粗壮古树苍劲挺拔,更加凸显了历史的厚重,亭榭楼阁掩于四下,秋韵到也别致。

除了美景,来这里有拍照的各类古装美人也成了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不远处枫树下有两位身穿汉服的美女,撑着油纸伞,彼此正相互交流如何取景摆造型。没走几步,又看到一位身着深紫色素衣裙,外披藏蓝色带白毛边大氅的俏丽女子,正立于墙根下舞动身姿留下最美一瞬。再走走,又见一对青年男女,女子粉衣飘红带,纤纤作细步,身旁一位身着黑衣,手握利剑的男子正同她言笑晏晏。恰有携一人仗剑走天涯的英雄美人画面。




还有明时古装,艳丽唐装都纷纷争相媲美,看得我都不知穿越回了那个朝代。
走到青龙寺内中央的大殿外围,看到墙面一块块佛教文化宣传框,便一路读完走过。佛家讲慈悲为怀,说到生命的改良要断恶修善;佛家也讲因果,说到做错事忏悔,并不是所有错事都可借忏悔消除,有些错还会来世轮回。谈到养身和养心,佛家讲不要贪图口腹,富足自己也要布施他人。还有从尊重孩子,教孩子感恩,礼貌、生活习惯等方面讲父母教育孩子的内容。
走着走着,忽听木鱼声响几下,接着便传来隐隐的诵经声,我朝大殿正门口走去,站在门外台阶下听了一会。自然是听不懂什么,但只觉心瞬间清静安然了些。
半个下午看了景,游了园,抚了蒙尘的心,没有夕阳无限好,但天色已近黄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