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察秋毫(6)

明察秋毫(6)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11:11 被阅读0次

人的眼睛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需要观察、了解的世界的需求却是无穷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要想将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太小了,看不清;一是太远了看不见。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视角问题,人眼的分辨能力是由视网膜上感觉接收器的间距决定的,因此存在一个观察角度,大于这个角度下,眼睛恰好能分辨两个点。经测量,这个最小观察角度大约是1.5分。换算一下,明视距离两点间隔0.1毫米以上,人眼能分清,否则分不清。物体距离人越远,则两点间的距离就需越大,否则就只能当成一个点。那么,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散开点!”“靠近点!”

解决这两个问题用到了“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在读佛经时看到一句话“佛观一滴水,八万四千虫”,不知佛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的,其中有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仪器观察一滴水中的八万四千虫,可见众生皆可成佛此言不虚。

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因为晶状体的曲率有限,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所以反而无法看清楚。换句话说话,要明察秋毫,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显然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是帮助眼睛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节的简单的光学仪器。放大镜是这样工作的: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物体便由于透镜折射而形成一个较大的虚像,仿佛集中在一起的点被散开了,具体原理如图所示:

放大镜原理图

从理论上讲,放大镜可以放大无数倍,但由于像差的存在,一般放大镜也就放大三倍左右。要想获得更高的倍数,那就得用复式放大镜了,所谓复式,就是用更多的镜片,一方面为消除像差【所谓像差,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倍率。

显微镜就是这样一种复式放大镜,这里介绍一下最为简单的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它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前凸透镜【物镜】焦距短而后凸透镜【目镜】焦距长,物体在物镜的一到两倍之间,这样通过物镜就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的在目镜的的一倍焦距内,成一个放大的虚像,通过两次放大,就可以看到一个放大倍数很高的虚像了。

显微镜原理图

如图所示,普通光学显微镜成的是一个倒像,但这并不影响观察,因为对于微小物体而言,正立倒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些微小物体在我们的观念中并没有正立倒之分。但望远镜却不一样,用望远镜看远方的山川人物,给你一个倒立的像,总会觉得有些别扭,下面就介绍一下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原理图

伽利略望远镜顾名思义就是由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通过前镜【物镜】将光线会聚,再通过后镜【目镜】将光线发散,在恰当的位置就可以将远方物体的视角扩大,从而看清远方的物体。据伽利略传中记载,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周围还有卫星,他将其中一颗命名为“美第奇”星,狠狠地拍了美第奇家族的马屁,真是长袖善舞!伽利略望远镜结构简单,所成之像也是正立的,但视野比较小。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图

开普勒望远镜采用了两个凸透镜,前镜【物镜】为长焦距凸透镜,后镜【目镜】为短焦躁凸透镜,前成实像后虚像,故所在像为倒立的像,有点不太方便。现在所用的双筒望远镜都是这种开普勒望远镜,不过为了将倒立的像放正,在两镜之间加了个棱镜。

除了折射式望远镜,还有反射式望远镜,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他的原理是用凹面镜代替凸透镜,原理图如下: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原理图

在商店里看到的天文望远镜的都是这种反射式望远镜,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观察位置在长筒的一边,世界上一些最为著名的望远镜都是采用牛顿式的结构。

相关文章

  • 明察秋毫(6)

    人的眼睛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需要观察、了解的世界的需求却是无穷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 明察秋毫

    ––“善治者 治皮毛” “善治者 治皮毛”,当老师把这六个字写在白板上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纳闷:善,善于;治,治疗。...

  • 明察秋毫(19)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X射线发现后,在医学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的骨骼、脏...

  • 明察秋毫(14)

    将微小的变化量放大,这样就可以容易观察到变化量,然后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微小变化量,这是物理...

  • 明察秋毫(1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及老师的老师苏格拉底并称为“希腊三贤”。亚里士...

  • 明察秋毫(13)

    这几天高温,热日炎炎,骄阳似火。在手机里传着各种关于热成什么样的段子,什么人是走着的烤肉之类的,第一次看到这些还觉...

  • 明察秋毫(16)

    前几天老父亲住院检查身体,有些检查是要用到一些大型设备的,如CT、骨扫描等,有些检查用到的设备不是太大,如胃镜和彩...

  • 明察秋毫(15)

    我们感知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器官是眼睛,外界的信息包含在五彩斑斓的光中,那么光是什么呢?光本质是什么呢? 关于光是什么...

  • 明察秋毫(18)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个著名的人工湖,当年很多人为此湖取名,但所取之名皆不能令人满意,最后由钱穆先生定下了“未名”二字...

  • 明察秋毫(17)

    《西游记》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唐僧一行四人来到了车迟国,在车迟国和尚的地位相当低,而道士的地位则是很高,原因是这个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察秋毫(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cb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