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对我来说,只有更好吃,没有最好吃。这两天住酒店,早上都在酒店的餐厅“饮早茶”,广东人的早茶怎能少了蛋挞。朋友也极力推荐这里的“盆栽蛋挞”。
昨天早上点了一份(3个),服务员端上来的时候,嗜挞的我两眼已经泛光,长形的白色小碟上排列着三个精致的蛋挞,下面还垫着一张绘有清雅竹叶的吸油纸,中间一个大大的“味”字,旁边还插着一朵小花做装饰。三个蛋挞就像三盆小花,中间插着绿色的胡萝卜叶,“泥土”是奥利奥饼干碎,盆子是酥皮,一层一层,薄薄的。轻轻拿起一个,还有点烫手,因为刚刚出炉,还没凑近嘴巴就闻到牛油和奶的香味。咬一口,皮是嘎嘣脆,一不小心还有几个小屑片没进到嘴里,落到了桌上。最诱人的是里面的蛋液,白如蛋白,滑如蛋清,一口下去,竟是流沙爆浆的感觉,香,嫩,滑,吃一口就已经爱上了。中午又点了一份,今天早上还点了一份,简直是百吃不厌。

自小,我就喜欢蛋挞。小时候,生活条件没那么好,蛋挞不是经常有得吃。要等到墟日,母亲去趁墟或者带着我去趁墟,才有机会吃上一口。那松脆的蛋挞皮和那黄澄澄的蛋挞馅就是儿时最美的味道。后来生活好了,吃的也多了,但是我对蛋挞依然是那么钟情,不管是哪一个品种,都一样爱。
蛋挞为何物?可能很多人不知。蛋挞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于广州,流传到香港后扬名海外,被称为广式点心“四大天王”之一。
蛋挞皮分为牛油类、酥皮类和葡式类。
牛油蛋挞挞皮比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块盆状的饼干,有一阵牛油香味,口感像曲奇一样,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称。
酥皮蛋挞挞皮为一层层薄酥皮,近似西点的牛油酥皮;因使用猪油,口感较牛油酥皮粗糙,但很松脆。
葡萄牙式奶油挞,又称葡式蛋塔,港澳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其焦黑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是其特征。相传最晚在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热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发明的。1837年开始在世俗饼店有售,当时因为店子位处里斯本的贝林区而称为贝林挞。(摘自网络)
蛋挞液主要以砂糖及鸡蛋为原料,烤出来就是诱人的黄这是传统和经典款蛋挞。除蛋浆的主流蛋挞外,亦有在蛋浆内混入其他材料的变种蛋挞,如鲜奶挞、姜汁蛋挞、蛋白蛋挞、巧克力蛋挞、燕窝蛋挞、椰挞、水果挞。
一边写着,一边想着,一边馋着,明天要去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