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期的90后,我见证了互联网的兴起,购物从实体店到邮政,再转向网购,传统报纸销量逐渐下降到自媒体的铺天盖地。我也是简书成立时早期加入的一批人群。
最早,简书首页正如名字一样简单,只有散文、记叙、诗歌等等,现在盛行成功学,到处宣讲“月入过万怎么做”,“从小白到专业,我只用了×天”……并且阅读量之大,令人瞠目。
我承认月入过万对于那些沉浸在写文编字的大V身上确确实实发生着,但,对他而言成功的经历并不一定适合你,你看到了大V的成功,你有关注到千千万万的小作者抱着零星的阅读量黯然神伤吗?
因为大V的成功,抛下现有的工作,一门心思扑在写作赚钱上,幻想以此为生。
如果,你成功了,我当然要恭喜。
但,我敢肯定成功的绝不是大多数。
写作需要天分。
写作没有捷径,就是多看,多读,多写。
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怎么让自己静下心来去写作?
成功,不是偶然,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作为简书的早期书友,我也幻想过毕业后远离尘嚣,呆在小房间以书为友,以字煮酒,谈笑风生。
第一篇文章成形后顺手转发微信朋友圈,阅读量了了,有些灰心丧气。没一会儿,有了第一笔打赏40,激动得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看了好几眼,确认事实。
我的自信迷之膨胀开来。
手指点开页面看看是哪个网友给我点的希望之光。
然后,我发现原来是我的母上大人。
老妈微信对我说,你写得太好了,老妈我都感动坏了。怎么只能打赏这一点,我还想打赏更多的,系统不让。
听完,我只想哭。
原来欣赏我的人是我妈。
原来靠写作吃饭我还是太嫩了。
其后陆陆续续发表了文章,阅读量一直提不上去,更是证明了当初的想法。
于是,我还是安安分分地去上班了。
简书app,一直没删,它安安静静地摆在手机屏幕那,那是我的梦想,我不舍得。
虽然不能以此为生,放下势利的心,偶尔写写文抒发内心所想,内心反而更坦然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