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每天300字三笑集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一节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一节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6:59 被阅读15次

第一节:(原句不重复,只按条分析)

①、【何必曰利】:

本节大多在说明义与利的取舍关系——取义舍利(现在的很多人会觉得完全意义上的取义而舍利会给人一种很傻的感觉,其实不然)。孟子在这一节当中用何必曰利其实在侧面警告梁惠王,如若您再取利而漠视义的存在的话就有可能丢掉性命(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换言之:孟子是用义来劝说梁惠王的生命之利。

引申:

孟子对梁惠王阐述的是国家的利益,如若对国家利益无休止的奢求,最后会导致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的后果。

那么,

孟子对百姓阐述的理应就是个人的利益了,如若对个人利益无休止的追求,最后会导致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的情况出现,甚至唤出人性的弱点,一旦当人性弱点主导人类自身的话即会出现(被抢、被夺、被骗)的后果。

②、【利】:

文中的利是有尽头的利:国君之利,且国君之利至少在古代是有君臣道义来约束的,也并不是那么好僭越的,就算是像孟子说的一样(万乘之国~必百乘之家),君民想要夺得国君的利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作为现在,大多的利都是无休止的利(只要不犯法、违规,任何利都能取),一旦欲望之门大开,到底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呢?无需多言,也不用多想,造成的后果不会对他人、他事、他物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只会对自身造成影响。可以说,能想到的恶劣情况都可以由之诞生(身败名裂、破碎难圆、欲壑难填、恶性循环……)。

总结(第一节):先用义保命,再用利谋生。

相关文章

  • 不曰利而曰利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 「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一节

    第一节:(原句不重复,只按条分析) ①、【何必曰利】: 本节大多在说明义与利的取舍关系——取义舍利(现在的很多人会...

  •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 与民同乐才是王道——《孟子》学习02

    一.二、梁惠王上(02)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孟子-梁惠王-0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边上,观赏着那些奔跑飞...

  • 义利之辨学习笔记

    学习【孟子.梁惠王上】之义利之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 《孟子·梁惠王上》04:孟子的解题思路

    《孟子·梁惠王上》04:孟子的解题思路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

  • 利益与仁义——《孟子》学习01

    一.一、梁惠王上(01)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

  • 《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孟子·梁惠王上》01:你的问题是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一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vd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