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老式民房都是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因为上海地皮寸土寸金,独家独院人家几乎没有,特别是老式小区家家户户都连接在一起,我刚来上海时很不习惯上海小市民弄堂生活。
我一开始在上海虹口区安丘路25弄里租房居住,安丘路是一条很小的路,听说以前路比较宽,还能开汽车通行,后来逐渐被路边各家各户占路私建民房,路不成路,变成弄堂通道,只够行人来回走动,安丘路在上海地图上也就自然消失了。老式上海地图上有安丘路,后来新版上海地图上找不到安丘路了,安丘路也就这样名存实亡了。还有附近陶家湾路,和安丘路是同样的命运,因为老式小区改造拆迁被陶汰掉了,我二叔家原来就在陶家湾路。
安丘路和陶家湾路一带的居民,祖籍几乎都是我们苏北淮安人,解放前家乡洪水泛滥天灾人祸,为了活命逃荒避难到上海滩,后来上海解放后就安家落户报了上海市民户口,成为永久的上海人。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真正的上海人并没有多少,都是全国各地的移民,原来上海滩也只是一个海滩,刚开始只是一个小渔村,渔民依靠下海捕鱼为生,下海庙就是渔民为了祈祷下海平安而焚香祷告的地方,如今虹口区唐山路和海门路交界处下海庙还存在,香火不断!
上海居民老区和贫民窟民房建筑杂乱无章,大片大片都被路道圈成一个个小区,小区里弄堂通道四通八达,而且每个弄堂通道都非常狭窄,只够两个人并排走,有的弄堂就象八卦迷魂阵,你钻进去钻来钻去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出口在哪里?陌生人想在里面找一家门牌号码非常难。在弄堂里居住火烛特别小心,一旦发生火灾,救火车不好进出,无法灭火,一烧就是一大片好多人家,安全隐患特别多。
上海城中村贫民窟老式小区弄堂非常复杂,上海小市民心态也象这弄堂一样狭隘,有钱人家就出去购买商品房而搬出去,空下来的房子就租给外流人口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弄堂里居民很复杂,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之人都有,最怕就是盗贼入室行窃,这些弄堂都是贼窝,同时也是淫窝,卖淫嫖娼到处都有,弄堂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治安很难管理!住在弄堂里提心吊胆,有一回我住地价值2万元东西被盗,全是我儿子苹果电脑苹果手机数码相机所有值钱东西全被洗窃一空,报案也没有用。
总而言之,上海弄堂给我印象不是太好,到上海谋生不得不要住在弄堂里,因为弄堂里大多数都是私房,租金比较便宜,而且还可以合租群租,高档豪华小区房租昂贵,而且又严禁群租,凡是外地人来上海打工做生意,想长期在上海谋生者,必须要体验上海弄堂生活。
现在上海市中心内环线中环线内都在大搞老区改造,城中村贫民窟危房简棚老式民房逐渐被动迁拆掉,在市区买不起房的上海市民,不得不被逼搬迁到外环钱郊区乡下。新建生活小区都是几十层的电梯房高楼大夏,再也不存在弄堂口,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市区老式小区全被拆光,一个个里弄的弄堂将要成为历史的回忆。与此同时,外地人来上海谋生想租房很难,就拿我来说吧,我租住小区电梯房,每月房租加水电煤气物业管理各种费用加到一起七、八千元钱,我和老婆打工的工资加起来不够付房租,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上海弄堂逐渐被淘汰,在上海谋生的外流人口也逐渐变少,因为在上海市区再也没有落脚点,毕竟包吃包住的工作单位很少,这是上海打工者将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上海弄堂的消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上海小市民在市区无法生存下去,意味着外流人口外来务工者在上海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上海魔都只有社会精英和有钱人才能生活下去,我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上海弄堂该不该消失?上海小市民该不该搬迁到郊区乡下?外来务工人员为建设上海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汗,到头来就连一个安身之处也没有啊!一旦整个上海所有弄堂全部消失,我不知道上海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旦上海所有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离开上海,我不知道上海会是什么样子呢?有谁来考虑这个问题呢?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上海魔都是东方国际大都市,一切都必须与世界接轨,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那些不太雅观的里弄小弄堂又脏又乱又差,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与东方明珠城格格不入,老区改造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啊!人活着要有长远眼光,我相信上海魔都告别小弄堂建上摩天大楼会更加美好,而更有魔都诱人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