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对身处监狱的罪犯刚志来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下去的动力。而对仍需在现实社会生存的罪犯家属直贵和受害人绪方的家属来说,却是不断摧残着好不容易有所改善的身心和生活现状的武器,也是不断强迫,刺激他们回想起伤痛回忆的药剂。。。
“直贵终于张开嘴,准备唱。可是他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读到最后,我心痛不已,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深不见底,无边无际的绝望。一首诗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 顾城《小巷》
先来说一下小说的发展脉络。
刚志入狱,还在上高中的直贵面对同学们的疏离,举步维艰的生活。
高中毕业,有了一份不体面的工作,因为同事对哥哥出言不逊,两人大打出手,不过也因此有了另外机遇。
爱上音乐,加入乐队后蒸蒸日上并有大好机遇摆在面前的时候,因为有正在服刑的哥哥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
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正式的大学生,遇到深爱着的女孩,他实在是怕了。过于害怕失去自己的爱人所以选择了隐瞒,我非常喜欢作者笔下的朝美,她在知道真相后也没有抛弃直贵。
所以,他们不是输给了爱情,而是败给了现实。
通过隐瞒哥哥的情况进入一家公司,可造化弄人,在公司知道直贵的家庭情况后,选择把他“发配边疆”。
和由实子结婚,有了可爱的女儿实纪,如果202的夫妇没有搬来的话,这段时光应该就是这家人最幸福的时候了。可是因为这对夫妇,他们才重新认识,生活是找不到出口的啊。
虽然生活找不到希望,可是直贵一直在努力,虽然人们大都会选择远离罪犯的亲属,可是他的生活中却出现过不少帮助过他的人,譬如高中老师、小吃店店主、不打不相识的室友、最后一起演出的祐辅、指路人公司社长,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始至终,一直支持帮助安慰,并倾心爱着他的由实子啊。
再说一下本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岛刚志。直贵最开始对哥哥的情感是感恩或许多少有些崇拜的,可是哥哥出事以后他更多的是愧疚,因为想让自己上大学才做了那样的事。深入社会,身边人的疏远(文章中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词 歧视)一次次将自己通过千万般努力才变好一点的生活搞得面目全非,这个时候他开始怨恨哥哥,那个在监狱里貌似还过得很舒心的哥哥。我挺欣慰作者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虽然断绝了关系,看到瘦小的哥哥,他发不出声音来。可能最后他们真的断绝了关系,直贵一家人的境遇因为没有服刑的哥哥而再次好转。也有可能,直贵看到那样的哥哥——自己唯一的血脉,(折磨他好多年的东西)就心软了,等到刚志出狱后和他们一家一起生活,一起面对,生活说不定也越来越好呢。
写到这儿,我也突然释怀了。
读读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