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书友,今晚这本书是《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就如我们在今天的预告中说的,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或者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会问: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什么呢?比如在工作会议中,可能我们的领导同事问我们:关于这个事情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是什么。很多时候,可能我们头脑里面一片空白。我们没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我们今天有很多的朋友仿佛和他谈很多的内容,他都能讲出很多的看法和建议。
今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发现,你好象变得越来越强大,好象你对很多的问题无所不知。当我今晚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比如这本书对什么叫你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个定义。他说:实际上我们所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说他有想法的时候,实际上是从感觉上说,这里面有10分的话,8分实际上是堆砌的一些事实和信息。而剩下的2分才是个人的色彩。
就如今天我的朋友说我变得越来越强大,实际上按照这本书所讲的概念,也就是说通过每天读一本书,我积累了大量的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当我拥有了越来越多信息和数据的时候,当我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方法论,有了自己思考的工具,加上我储备的知识、信息和事实。
这样的话,我给别人看起来仿佛就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各位书友,你认为你自己或者说,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认为你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形成自己的方法论,那么今晚的方法可以让自己更加精进。如果相对而言,你自己评价,或者朋友评价起来,你的想法比较弱的话,今晚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简洁的工具书。
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5天形成你自己的独特想法。为什么是5天呢?在作者看来,5天就会形成我们对某一个事物的意识的。也就是说,通过5天的时间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已经慢慢能够接受和理解。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就会形成习惯。
比如我自己在回忆当我每天读一本书,分享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当我分享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在想,也许是5天,也许不是5天,但无论如何我一开始就已经通过这段时间对这件事本身有了理解和认识,慢慢就形成了习惯。到现在,每晚9点钟的分享,仿佛形成了肌肉的记忆。
那么,5天做什么呢?作者的5天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掌握独立思考能力。作者想表达的那个5天可以连续的5天,也可以指5个阶段。
第一天,是在博客或者社交网络上撰写书评,培养思考的感觉。我觉得思考和读书、分享一样,要形成某种感觉。现在我经常说,我们每天已经被网络、被社交媒体,被微博、被微信,每天面临的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我们的生活被极度的碎片化。在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场景中,和有百度这样的搜索工具中,很多人失去了思考的时间,甚至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所以可能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意识。可以慢慢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所以作者认为,第一天,就有形成思考的能力,或者说,养成习惯,要对某个事情主动的、有意识的思考。
作者说,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于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去形成思考,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日常生活来,去评价思考的东西。比如我们买东西,我们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评论,因为评论就是每一个买家对这个物品的体验,所以你可以看书,写书评,看电影,写影评,无论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方法,或者找到几个方法,让自己形成评论的习惯。而评论最好的评论方法就是手把手的评论。我想起一个方式,我们去旅游,会看旅游攻略,按照这个说法实际上旅游攻略就是手把手的评论,它告诉我们怎么买票、路线、看景点。
第二天,我们要借鉴伟人们所创造出来的思考的方式。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哲人大家,对如何思考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方法。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比喻、系统思考、图解的方法、思考导图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借鉴别人所用过的思考方式。
第三天,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习惯,去锻炼思考的体质。所谓锻炼思考,指的是在生活中可能我们没有了那么强的思考的习惯和方法里。这时候我们要去觉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到底哪些可以用来培养我们的思考体质,比如我们可以去大量的提高我们的词汇的能力,我们记得曾经分享过的《用心教养》等关于教育的书,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智商高下,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生词量。所以前36个月要让孩子接触大量的生词,这样会提高孩子大脑的发育。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前后的逻辑合理、通常。第二,讲的内容观众一定要能产生共鸣,不能太专业,也不能太生僻。
实际上,所谓的思考就是熟练的运用概念。而概念这样的词就是让我们更好的把我们所有的想法框到一个特定的一个系统里面。比如我们讲开会,当下次开会同事问你,你对此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个方法,就是三段论:第一,你用这个事情的数据。第二,视角,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样的数据。看待数据,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通过这样的数据,产品、服务、促销在哪个方面有很多的提升。同时,我们可以换到思考的对面,比如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这样的销量提升。这就是视角。第三,你的想法。通过我们从消费者看我们上个月5%的增加,那么,我们知道,我们的产品在某些特性上符合了消费者的内在的心理需求。这样一说,别人会认为你有了自己的思考的并呈现出来。
第四天,要通过阅读的方法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考的素材。因为思考需要素材的。通过读书,通过提升素养,可以为我们输出我们的见解,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你会发现这样的实际变得越来越通俗化。可能整个世界正在变得相对粗鄙化,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自己的见解、想法能够与众不同,书中讲了一个技巧,就是要经常看古典的书籍。
我自己有一个小习惯,当我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去讲话、写字、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逻辑架构简洁更具美感,所以建议大家在床边放一本你可以看的下去的文言文书。每天可以读一行,读一句,可以尝试一下。
第五,准备万全,试着做出决策。我们说思考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思考,而是为了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可能有改变。当我们具备了基本的思考能力的时候,这时候就要不断提升我们的决断力,就是行动的能力。
之所以决断力变得比较重要,是因为现在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我们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快速的思考和决策。我建议大家再看一看《思考的快与慢》这本书值得一看。笛卡尔曾经说过:要思考彻底才不会后悔,同时我们也要有重要的事情,做决断的时候,就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在一张纸上,列出清单,快速梳理出结构,整理出他的决断力。
如何提升决断力和思考力呢?我个人的经验是:和别人讨论是我提升我自己思考力和决断力的好方法。相对而言,我自己思的比较多,断的比较少,这样会主动让我和别人交流,去充分的利用别人的决断力帮助我快速的行动。
今天我们读的是如何去创造自己独立的观点,这里面我们重点,核心讲了五步:
第一步,做各种评论,培养思考的感觉。
第二,借鉴伟人们创造出来的思考方式,比较、比喻、系统思考、图解、思维导图。
第三,看我们的生活习惯,不断的和别人交流,锻炼自己思考的本能。
第四,通过读书提升素养,读古典书籍是一个最好,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第五,快速梳理,快速行动。这本书并不厚,然而却有自己的系统的方法,推荐各位来读这本书,让我们有更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不被系统所裹胁。每个人都应该在系统中保持清醒的觉知,祝福大家,晚安!
上述内容来自
《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群的语音整理
想读更多的书却没有时间?
关注本账号,或者微信关注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
每天推送一本书的精华给想读书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