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总结自己的2018年,阅读别人2018年总结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体会:所谓成长,就是打破不会不敢不到位不可能的过程。
1.从不会到会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小孩从不会走路到会走会跑会跳,从不会说话到咿呀学语到会唱歌讲故事……,成年人从不会开车到会开车,从只会吃到学会做饭学会包饺子……
不会到会的过程主要是技能的习得,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的,这也是最常见也最为大家所熟知、所理解的一种成长。
2.从不敢到敢
这主要指的是突破心理恐惧,突破自我设限等等。比如学会了开车拿到了驾照但是不敢上路,这就是具备了相应技能 ,但是心理关没过;参加了演讲培训,学习了大量技巧,但还是不敢登台演讲……
突破这种不敢就需要客服心理恐惧,做好充分准备,勇敢迈出第一步,之后再不断练习,不断强化,直到熟练具备相应能力,从而完全客服恐惧。
这种成长的成就感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为大家所喜欢的一种成长。
3.从不到位到到位
不到位主要指的是某一种能力正在学习提升过程中,某一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还未到见成效的时候。这主要是火候问题,比如,煲汤火候不到不能揭锅,做事火候不到事不能成功……。
掌控火候、把握火候是一个细功夫,也是一门艺术,这种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验积累,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
4.从不可能到可能
不可能一般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别人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蔑视。比如,某某根本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某某根本就不是干某某事的料,某某在简书日更就不可能超过十天……
这种不可能是对一个人极大的打击,想要完成这种成长是极不容易的。但如果完成了,也是极具震撼力,是成就感最强的成长。
那如何实现这些成长呢?
1.不断学习
学习是一切成长进步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仅靠上学学的知识是不足以过好这一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 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所以要想过好这一生,要想成长进步就必须不断学习,真正活到老、学到老。
2.勇敢尝试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或想法,如果我当时胆子大一些,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比如,大胆的向中意的男孩(女孩)表白,大胆向向往已久的知名公司投上简历,大胆的登台唱歌、跳舞、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因为不敢,怕被拒绝被忽视被嘲笑,结果自我设限、自我否定,一切都成了失败的记忆。
所以,要大胆突破自我限制,从内向外打破束缚自己的纸壳,不怕被拒绝,不怕被小看,不怕被嘲笑,大胆表白,大胆投简历,大胆登台……,这就是成长。
3.深耕细作
“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打纲领不如一次行动”。学的再多,胆子再大,不踏下心来,认真去做,那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不管哪行哪业,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深耕细作始终是取得成绩的不二法门。
4.坚持不懈
身边有两类人,一类是天天月月年年总在寻找风口,从教育培训、邮币卡、互联网金融、微商……什么火就干什么,另一类是在一个行业一直干下来,干大了也是在上下游或者行业相关去扩展。不必多说,每人身边都有这两类人,都清楚他们的现状。第一类不叫成长,那叫玩火,玩不好就成了自焚了。第二类叫做坚持不懈,那才能体会到成长的不易,才能尝到成长最甘甜的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