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什么样的老师,往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反之亦然

什么样的老师,往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反之亦然

作者: 高浩容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09:58 被阅读46次

昨天是台湾的教师节,我想起前几天去常熟的游历。

13年在上海华东师大交流,认识了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杜老师。杜老师学识渊博,对学生很大度,并且不是纸上学者。

杜老师很愿意在有空的时候,带着学生四处走走,用脚来探访历史古迹。

那天来到常熟,常熟的重要景点就是言子故居。

杜老师说了言子的故事。

言子,本名言偃,字子游。是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人中唯一一位南方人、十哲之一。

他和孔子之间有次对话,被记载于《论语.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白话来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

子游学成后,在武城当官。有次孔子带着学生经过武城,听见城里人按照周礼的形式,在弹琴唱歌。

孔子听了莞尔一笑,说:

「这么一个小地方的人,有必要教他们礼乐之道吗?这就好像拿屠牛的大刀来杀小小的鸡一样,浪费!」

子游听了,正经回答:

「学生这么做,乃是过去听老师教诲,若是让有德的人学习礼乐之道,能学到爱护他人的同理心。让不受教化的人学习礼乐之道,至少能让他们学会遵守规矩,便于管理。」

孔子听了很高兴,对身边的学生们说:

「子游说得太对了!我刚刚只是开个小玩笑。」

这个故事看出孔子的气度,也看出他确实把子游教得很好。

但这仅仅是子游贯彻老师的话吗?

我想如果只是这样,孔子恐怕不会那么高兴。

孔子高兴在于,子由贯彻了他的意志,这个意志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就是恢复周礼,恢复社会秩序,社会的善良风俗。

这是择善固执的意义,不是以「追随老师」为善,而是以「追随老师良好的理念」为善。

这样的学生不多,首先他必须能够理解老师的想法,进而超越老师的想法,与理念共存,而不是与老师共存。

但要有子游这样的学生,也需要有孔子这样的老师。

在我的观察中,好老师跟好学生通常是成对出现,很少会有好学生遇不到好老师,或是好老师遇不到好学生的情况。

因为师生之间,往往会自然而然的互相吸引,互相挑选。

比如孔子和耶稣,他们在周游各处的时候,有些人被他们的学说吸引,愿意成为他们的学生。

如果不愿意接受孔子传授的理念,不愿意接受老师的生活,那么就不可能形成稳固的师生关系。

现代社会,因为义务教育的关系,师生关系貌似容易形成,但往往大多是形式上的关系,而不是实质上的。

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真正的心灵交流,有些时候是老师在应付,有时候是学生在应付。

那么,择善固执的老师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起一位在巴黎四大读博的学姊,她论文口试的时候,准备了蛋糕、饮料,给教授们享用。

这在国内是正常举措,但在法国不然,他的老师请她把蛋糕、饮料都拿走,严肃的告诉她:「在这里,这样的举动会被当成贿赂。」

学习上,这位教授觉得学姊能力还不足,要她去补修两个硕士学位,并且拿不到最高级别的分数,就不继续指导她。

可想而知,这位教授训练出来的学生,在能力和研究伦理方面,长期保持优质的水平。

至于那些无法接受要求的学生,自然就会淘汰,结束师生关系。

再回头谈现代教育,强加的师生关系,也许一时之间能融合,长期来说,缺乏真正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共鸣,注定还是会失去。

有个日本短篇小说,描述一位橄榄球选手,他受伤住院。

因为医院给一般人的病床不够,所以让他跟一群弱智的病人住在一起。

有天晚上,橄榄球选手发现,照顾这些弱智的护士会给他们打飞机,宣泄他们的性欲。

这个行为并没有性交易的意思,就像护士在执行某种不带感情的医疗措施。

但这位橄榄球选手,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人不尊重。于是他开始鼓吹人权、尊重。要弱智的病友捍卫自己的尊严,拒绝护士给他们打手枪。

经过橄榄球选手一段时间的鼓动,弱智们真的群起响应,于是护士就不再给他们打手枪。

然而,等到橄榄球选手伤愈出院,弱智们又逐渐恢复过去的状态。

几天后,一切又变回原状。

有些师生关系,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橄榄球选手跟弱智。

有的老师喜欢当明星,他也许看起来很认真拼命,但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高度自恋。

当弱智呼应橄榄球选手的时候,彷佛他是对的,但他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这些弱智者的需求。

当橄榄球选手离开,未曾真正被解决的问题,再次失去掩盖的安慰剂,重新浮现。

所以这个故事也反讽了某些学习者的心态,他们没有培养出自学能力,把老师当成天,当成上帝,以为受教育就是遵循老师的命令。

这些人会不断的去寻找老师,看起来非常好学的样子。实际上,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该怎么活,不然他们就会变成无头苍蝇,焦虑不安。

没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学生,跟高度自恋的老师,会形成非常热烈的组合,他们彼此需要。一边需要有人捧,另一边需要有人指挥他们。

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为什么某些时候光看分数不准确的原因。

因为上述那种状态的师生,老师给学生的分数,往往没有鉴别力。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成绩很好。

到了大学,尤其到了研究所,特别是在某些注重个人自力学习的院校,很快被淘汰的原因。

他们没有真正学到教育,就像从来没有学会离巢的鸟。

所以更重要地,如果一个地方的教育体制,不鼓励老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是鼓励学生服从,那么就会助长两者的存在:过分自恋的老师,以及不愿意独立自主的学生。

孔子的学生,他们最后都离巢了,尽管不是每个人的命运都很顺遂,但他们最后都离开老师,各自奋斗,追寻各自的理想。

比如开头提到的子游,他回到家乡,把学到的知识带给当时不是很开化的吴地。

也因此,孔子的思想才得以推广到五湖四海。

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有趣之处,存在启发的灵光,辩证的火花,以及相识的缘份,与相知的不易。 

最后敬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相关文章

  • 什么样的老师,往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反之亦然

    昨天是台湾的教师节,我想起前几天去常熟的游历。 13年在上海华东师大交流,认识了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杜老师。杜老师学识...

  • 2017-11-08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样子的人。

  • 写作者的超越

    随喜你的进步!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圈子,什么样的圈子感召什么样的人。我们遇到的其实都是自己。 不写“小我”,...

  •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今天在课上,和同学聊了下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幸运的,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首先遇...

  •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

    看窦桂梅老师评课和写课。 窦桂梅老师说你有什么样的素养就会传递什么样的评课水平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传递什么样的教学经...

  • 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往往孩子的言行都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同样的孩子,遇到同样...

  • 假日练笔161:教师与学生

    今天是2022年7月29日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毫无疑问,教师的整体水平将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比如...

  • 选择很重要

    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就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 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平凡的挫折,你想过最美的生活,一定会遇到更强...

  •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互动,浸染其中的气氛和情绪。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气氛。你行使权...

  • 好句好文

    2018-01-14 你是什么样的的人,就会听到什么样的歌,看到什么样的文,写出什么样的字,遇到什么样的人 “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老师,往往就会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反之亦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