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作者: 花落花开知多少_907d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07:54 被阅读0次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原诗:

《赠汪伦》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义: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扩展资料: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渡船划开墨青色的江面,浪花里泛起醇香一叠。我似乎看到了李白直立于梭子船头,面色凝重,沧桑的眼眸浅含泪水。正是暮春的雨日,丝丝缕缕的江南雨浸透窄窄的船舷,浸透李白的脸颊,浸透青弋江的蒙蒙天空。

汪伦亦是冒雨站立在岸边,踏着皖南特有的黄梅声调,挥手别友人。踏歌为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歌声渐远,江面渐阔,无数滴春雨落在江面合成一首呜咽的神曲。李白情不自禁,和着江水拍打船舷的节拍,似吟似唱,一首《赠汪伦》就此流传千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相关文章

  • 浪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

  • 唐诗夜读1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我为《赠汪伦》画“素描”

    赠汪伦 (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李白诗送汪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

  • 为你译诗(十四)

    赠汪伦(to wanglun)---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i am just leaving b...

  • 每日学一古诗词11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85期: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诗仙FDAⅡ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dr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