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时间记录汇总
9月总时长为:505.75小时
计时:377.75小时; 时间占比:74.7%;
时间分布如下:
工作:141.83小时; 时间占比:28.0%;
阅读:63.75小时; 时间占比:12.6%;
学习:0.00小时 时间占比:0.0%;
写作:19.67小时; 时间占比:3.9%;
交际:40.67小时; 时间占比:8.0%;
生活:9.92小时; 时间占比:2.0%;
娱乐:77.83小时; 时间占比:15.4%;
其他:26.58小时; 时间占比:5.3%;
休息时间:
休息:238.25小时; 时间占比:47.1%;
每天的休息时长约为:7.69小时
时间分析
迟来的总结。
工作:和朋友一起搞起了小生意,算是开始创业了吧!工作时间自由,每天的工作倒是很轻松,不轻松的是心态,需要操心的东西很多,对于商业需要恶补的知识太多了。从由需要领导管束的打工状态,变为需要自律为主的自由职业,对时间的把控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阅读:这个月在读金庸的《鹿鼎记》,10月份读完。其他的书就是有商业、策略有关的了。低端到朋友圈卖货策略,高端到《无价》,《消费者心理学》。以及马东的奇葩说团队出品的《好好说话》,都等着10月份读完吧。
学习:没有学习什么新的技能。主要是在工作中用到的学,用不到的就拉到了。
交际: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和各路朋友吃饭、聊天,当然一部分也是围绕工作展开的。
生活: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主要是日常家务之类的。
娱乐:时间占比很大,自从开始记录时间以来,占比最大的一个月。看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工作无聊之余,看了回顾了很多的老电影,一边工作一遍看电影的时候,就应该看比较熟悉的东西,不会因为错过部分片段而看不懂,也不会对工作造成多大的影响。听了很多的音频类节目比如吴军的《硅谷来信》,很不错。
其他:一些杂事。
凡是时间,总要花费掉
想要管理时间,首先你要理解时间。
假设:有这样一家银行,每天给你的账户存入1440块,无论你能否花完,或者不够花,每天凌晨12点清零,然后再存入1440块。
问题:你将如何花费这1440块钱呢?
是不是又开始觉得俗了?动不动就提钱……,先别急!
还真的有这样一家银行,并且每个人都在用,不过存入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固定的1440分钟。并且,他无论你怎么使用,够不够用,都会毫不客气的准时清零。不一样的,也是相比花钱更残忍的,是时间并不会等到半夜12点才清零。
之所以用钱来形容时间,是因为他们之间可以相互类比,让你更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你还真别觉得这样比较有什么不好,你所使用的语言已经默认了这两者有非常类似的地方:“花钱”和“花时间”,“省钱”和“省时间”,“钱不够花”和“时间不够用”。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做这样的类比。

还用一个原因,我想让你明白:在具体的事情上,应该权衡花时间和花钱,哪个更划算!
通过不断的记录和思考,我对时间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 每个人的时间总量都是有限的。
- 无论你采用什么方式,所有的时间最终都会被花费掉!
- 本质上时间并不属于我们。
这么说,所谓的时间管理就变得清晰明了了,无非就是:研究怎么花费时间。
我觉得,那些时间管理的书籍之所以看了没用,是因为作者们都忘了教读者算“时间账”。读者看不到时间管理能带来什么好处,事后也体验不到这种好处。没有好处,为什么要执行?
这笔账该怎么算呢?
我觉得主要是遵守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经济学里对成本的定义: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你想想,此刻你在看我的文章,可能花了5分钟;如果这5分钟你原本打算去玩儿《亡者农药》的,那么你的代价就是5分钟的游戏快感,或者你认为你要做的其他的事情所带来的收获。
从长远来看,对时间的管理,还有另一个原则需要遵守,这和投资的核心逻辑一样:低买高卖。
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是不好执行!
估计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把暂时不花的钱存起来,以后再花。存的越多,以后所能购买的东西就越多越好。可想而知,如果想在未来可以拥有你想要的好东西,那就开始存钱吧!(最好是那种存钱的利息可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存钱方式,如果利息居然比通货膨胀率高,那就更好了;进一步,居然还是复利,那简直没有最好的了!可惜,月光族,日光族,总是没钱可以存,更可怕的还有还不完的信用卡、分期付款。)
如果时间可以如同金钱一样存储,那该有多美好!我靠,时间怎么存?
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何购买时间?什么东西可以购买时间?这样东西能不能储存?这样东西储存到很久以后,能不能很方便的购买时间?这样东西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有没有可能产生数目可观的利息?
就如同我上边所说的,你每天的1440分钟总是要想办法花掉的。花费的方式在我看来也无非记录表中列举的那几项(当然你可以有你自己的分法)。你可以旅游、读书、打游戏、逛街、陪伴亲人、K歌、聚餐、工作、发呆、阅读今日头条、刷微博……无论如何,你就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把那1440分钟花费掉。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对时间的买卖行为。这简直太好了!你可以方便的复盘自己以前的经历!
比如,学生时期:就是花钱花时间买老师的经验知识和时间。而对于学生,就是把现在的时间转化为知识储存起来,以便在未来可以转化成时间。
良好的时间管理的标志是:
- 你节省了多少时间?
- 你用你现有的资源,购买了多少别人的时间,是否划算?
- 你获得了多少,可以在以后兑换成时间的交换物?
其中一和二,很多时候是重合的。
比如:你愿意花费昂贵的价格话费5个小时的时间乘坐飞机,而不是步行3个月去遥远的地方,不就可以看成是花钱买时间么?也是节省时间。
有关第三点中说到的交换物,其实很宽泛,可以是美貌、金钱、身体、知识、能力、交际……
以上都是大道理。
我想请你可以关注一下自己,每当你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么做,对自己的未来贡献有多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