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写不出的人,日更很难。对于能写的人,日更不难,难的是天天翻新内容和花样,天天对自己的文字满意。
有人采访球巴西球王贝利,问他哪一个球踢的最好,贝利回答,下一个。
做任何事情和贝利的心态都一样。大概不满意是人的常态,完全满意几乎没有,所以要不停地写下去,把最满意寄托在永远不可能到来的“下一篇”,没有完成的是最好的。
所以只要我们不死,就没有最好。最完美的人都在追悼会上,活人没有完美的。如果我们死了,完美或者不完美对我们已经毫无意义。
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作品不满意,所以自己写。自己写也不能完全满意,因为我们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技巧有限,思想水平境界有限,而且我们也很难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我。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总会高于实际能力,我们的欣赏眼光总是高于作品的水平,所以不满意是必然的,除非超越了头脑,超越了自我。
我们引用好多经典语录和名人名言,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同时说明我们的思想不是原创的,说明我们不相信自己,没有独特的发现。如果我们相信自己,如果我们写的是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自己的内容都表达不完,就没有必要引用许多别人的故事和资料。
所以叔本华说,只读那些原创的思想,不是原创不要读。所有杰出思想家、哲人、圣人的思想都是原创的,而学者们的思想则是从书本上得到的。
许多人说他的文章是原创的,可是你从他文章的材料、思考方式和观点都看不出原创的信息。
我们的头脑装的别人的东西太多,已经无法单纯地感觉、经验和体验。我们的思考方式早已成为固定僵化模式,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求模仿别人,不要有个性,不要相信自己,不要表达真实的自己,要学会掩饰自己。各种理论、主义、观念早已占据我们的思想领域。所以要重新在写作中做一个坦率真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创意有独特见解的人已经非常困难,就像孙悟空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
写作其实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你要面对自己的真相,生活的真相,社会的真相,要不断揭露你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写的越庸俗,越差劲,你的读者还越多,赞扬鼓励的人越多。写的越优秀越精彩,读者将越少,得到的支持鼓励缺少。最纯粹的写作都是孤立无援的。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越攀同伴越少,几乎没有人能陪你到达顶峰。
写作的快乐和痛苦只有写作者自己知道,别人永远不可能体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