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国学与传统文化
致良知,择其所爱而行之

致良知,择其所爱而行之

作者: 眉心没有美人痣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7:13 被阅读26次

最近读了关于王阳明的书籍,感受颇深。以前了解到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是知行合一的代表,是吾心即理的呐喊者,如今看来,绝非那么简单而已。

王阳明的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感悟与探索的交融,是生命价值最高层次的思索。

心学,不仅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彰显,更是我们进行内向探索的重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学与西方学者们所讲到的秘密一书似乎是有相似的观点,这也是鄙人个人观点,还需后期之探索方可求得。

不管是龙场悟道,还是在战争中践行,王阳明总是从内心出发,得到良知上的认同后,进行自我实践。面对敌人的军队,最重要的是人心。因为人总是情绪的动物,是需要精神依托才能够完整存在的。

另外,电影倾国倾城中一句话,最重要的还是人,毕竟化缘也是要看人的。

从人性的出发,王阳明的心学就更加彰显力量。

而今天我想讲的是,致良知择其所爱而行之。

首先,致良知是指当你内心认为这是善时,你就要去行之;当你内心明白这是恶时,你要坚守住自己不去行动;

其次,择其所爱,在良知的基础上,我们要走自己喜欢的路,因为人生的路是自己的,所有的献媚、讨好,其实是自己内心力量不足是表现出来的外在,或许现在我是大学阶段,并非了解现实的残酷,但是至少在该年少的阶段,我们不要被那么多的功名利禄而趋之若鹜不惜讨好,到了可能你会面临讨好的时候,也许你的内心一片荒凉;

最后,行之,是知行合一,当内心与行为一致时,我们的精神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升华与彰显。

有时候内心会有所动荡,都是自己做了不合心意的事情。你仔细想,所有的生气,来自你对于别人行为或者自我行为不合心意的彰显;所有的疲惫,都是面对现实的残酷的辛劳;所有的念想,都是对于得不到的无法释怀。当我们的知行没有结合的时候,内心的矛盾就会自然出现。

也许,这是在哲学的范畴之内;也许,这是在心理学之内,但是更是我们认识自我的重要课程。圣人的内心,通过自我反省得到的真理,或许能够为后行者的我们提供一道光亮,甚至是引出一条线索,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自己向前行走,摸索出未来的道路。

相关文章

  • 致良知,择其所爱而行之

    最近读了关于王阳明的书籍,感受颇深。以前了解到王阳明是心学的创始,是知行合一的代表,是吾心即理的呐喊者,如今看来,...

  • 读经典丨得民心者得天下

    “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悦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4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三十二【薛侃录】。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

  • 《传习录》今日分享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而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78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五十六【黄省曾录】。 黄勉之问:“‘无...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3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五之《陆澄录》。今天是《陆澄录》的最...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4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16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善良无止境,致良知、止于至善,...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6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十六【薛侃录】。 去私欲、致良知。先生...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1天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1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择其所爱而行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h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