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座求缺屋住上梦。
我原本是要开“看吧”的。乡下的规矩,正月初一这一天,话不可乱说,胳膊腿不可乱动,更不要说干这活那活了,不动就不动,守老祖宗的规矩!但脑子总可以动的,我就想“看吧”,心想着是要早早“开张”的,细思量,还真不好开哩。它不像“酒吧”,也不像“网吧”,只要兜里揣着银子说开张容易得很,而看吧须亲自准备各式各样的“食材”,老乡蒲松龄造《聊斋志异》,他老人家的准备工更烦琐更复杂,不要说大热天里煽着扇子在大树底下摆茶摊,单就深更半夜写那么多的毛笔字就累得够呛,虽说我是小儿拿铅笔描个树叶画个小碗,光使铅笔画毕竟没有彩笔描出的好看些。杨绛说“生活没有下脚料”,话是不错的,但我准备怎样的生活材料是个大问题,光临看吧的全是心地善良的干净文人雅士,有美丽的女人,有潇洒的男人,都是一身的旗袍和长袍,所以说,所求环境须是西塞山这样的环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开就开成我儿时看连环画那样美的意境,翻看一页了,要看下一页,不是故意制造悬念吸引人,而是连环画它本身就有悬念,也像看电影,一幕比一幕精彩,自然而有序。不做那类前紧后松的事情,也不做前松后紧事情,多做准备叫酝酿,戏前总是要酝酿么,仓促开了张,门开得急,门关的也快,小火炖的肉好吃,高压锅炖快是快,吃着不香嘛!速成的爱情来的快散也快。我可不想落个约客吃酒,结果家里啥也没准备的笑柄,尴尬的是我本人而不是客人,笑话传到各地,让山东人名誉受损我可担当不起呵!那就慢慢准备呀,成好事之前酝酿愈充分愈饱满,水满自溢,感情丰盈了才快活么。
还有,这也是个不小的事情,“看吧”须易名,我是个小老头了,再这吧那吧的有老有少心之嫌,还是本真着好,就叫求缺屋吧,让求缺屋里安放一颗孤独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