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 舜

【划分】
最近2年,都在陪孩子读书,那日自己也在读有关认知层级的文章,里面谈到认知的4个层级。
认知层级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认知层级2 知道自己不知道
认知层级3 知道自己知道
认知层级4 不知道自己知道
读到此,拍案叫绝。
毕竟,能把这组认知的层级,以如此简约明了的方式,递进式地提炼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认知境界。
【探讨】
于是拿着这个认知划分,与还在读书的孩子一起探讨,一起做自我评估,丫头的第一反应是,我在第二层级,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还拿自己很多例子来验证,并用逻辑来验证自己因为明白很多不知道,才在这里不停地读书践行。
我也在自我反省,我自己的整体状态在哪个认知层级。
从一开始的单项对照,到多项对照,到后来的整体对照......
结果越对照,越冒冷汗,越对照,越惭愧!
原来,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90%以上是处于“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状态。
其余3个认知状态加起来的总份额竟然不足10%。
也就是,我自己的认知状态,就像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一样,认知到的那个部分,仅仅是海平面之上那冰山之一角。而埋藏在深邃海底的那个主体,压根就还在沉睡的未知状态。

【认知之鉴】
如果,我们已有的认知提高,一定是要基于那90%以上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知,那么认知提高本身还是属于天然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是如此吗?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必然是一种舒适区,既有盲维——即某种“认知”的维度尚未产生;也有混沌,即所有的认知维度都没有建立;还有就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真相,其实尚未。无知也可无畏,但当遇到用已有的“知道”无法解释的事物时,自然会进入到另外一种认知高度。
比如画画的人,一辈子处于照猫画虎的层次,但Ta浑然不知还洋洋自得,到处炫耀。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个阶段是痛苦的,也是有点亢奋的,但毕竟开始求真了。因为认知的提高,是紧随瓶颈的出现而产生的,有很多人明知自己不知道,却很难
突破认知,这就是认知提升的可贵之处。
同样以画画的人为例,画老虎画得蛮像的,但Ta知道,仅仅画得像是不够的,因为,那不是画画的初衷,所以Ta一直在思考突破画得像这个境界。

3 知道自己知道
这个阶段属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的高级进阶,会横向纵向进行冷静地比对,对自己的认知水准的高度有个理性的认知。这样有利于认知阶层的继续提升。
还以画画的人为例,这个层次的画者,已经理解了画虎未必有虎,或未必有全虎,或许风行和其他生灵的畏惧,既能显示虎之将至。他们既能理解有虎的境界,也能理解用局部来替代整体的境界,更能理解无虎胜有虎的心灵营造境界。而且能分清楚高低次第。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个有点天赋,当“知道”成为其认知的本能,在下意识中间,已经找到突破的规律,抑或Ta根本不需要找规律,就直接能感知到规律而不自知,
这类人可能与生俱来的天赋使其具备触类旁通的悟性,即所谓“通才”。非但画画能有神来之笔,这种神来之笔的法门能应用在任何其他领域,比如打仗,比如做学问,比如治理国家。这种人比较少了,类似于王阳明这样的旷世奇才。
所谓的不知道自己知道是一个虚言,因其能见一花而知天下之心,故无需再纠葛于表述层面。

【攀爬】
从认知1攀爬到认知3,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如果有人一辈子无意自省,那么基本一直在认知1和认知2之间来回徘徊。
但如果有人非常用心,那么从认知1攀爬到认知3,还是有不少途径的,要知道,认知3的境界是智者的境界,也是不易。
至于认知4,那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各人的造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