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那些年(第一节)
作者:Leo_pan
时间: 公元922年夏
地点: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不知名小镇
正直盛夏, 和每年一样, 中原大地被烈日炽烤. 长长的街道两边种满了梧桐树, 浓密的树叶撑起一把把太阳伞,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这绿荫之下依靠在树上小憩. 时不时地在徐徐清风之下, 树叶簌簌作响, 人们既享受到了凉爽, 也欣赏这自然的乐章. 即使这样, 渺小的人类在炽热的太阳面前还是无法抵挡. 空气太热, 热得人们都懒得说一个字, 大家只想静静地休息. 大家都被太阳驯服了, 这诺大的街道反而死寂一般, 除了树叶随风飘动的声音.
这俩人的皇位都给了同母弟,却没能保全子嗣,为何?
作者:北归燕
一般来说,古代皇位传承多是父死子继,即采纳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效保证皇权的平稳交接;若皇帝无子,才会用兄终弟及辅助。不过,历史上也出现过子嗣建在,君权传弟不传子之事,比方南北朝时北齐帝高演,宋之赵匡胤,他们因或无奈、或被动的缘由使权位落到同母第手里。
《晚清民国120年》 | 连载018 | 战火烧到考场上
作者:韬奋大叔
世界不太平,就在洪学渣疯疯癫癫的时候,
广州这边也出事了,出事的结果是:
三元里的火花,烧到了考场上。
洪秀全发疯痊愈之后,还是比较本分的。
这期间老婆还给他生了个女儿,于是生活似乎又平复了下来。
从1837年到1843年这6年的时间,他都在家乡一边读书,一边教书。
雍正帝:朕幸运登基,却因八个亲兄弟寝食难安!
作者:冷眼观史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京师北郊畅春园驾崩,享年69岁。
随即,理籓院尚书、步军统领佟佳·隆科多宣布康熙帝遗嘱: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给罗小妞塞牙缝系列】如何拎清那些拎不清的朝代(七)东周之春秋:郑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作者:卿疯
郑庄公、吴越二王的活跃时间分别在春秋时期一头一尾,以此来给《西周之春秋》篇结尾,想来也是极好。
罗小妞,我从你熟悉的《甄嬛传》切入好么?《甄嬛传》中,雍正皇帝曾为年羹尧势大狂悖而震怒不已,甄嬛就用了一篇《左传》里的故事《郑伯克段于鄢》安抚皇帝,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多行不义必自毙”。
那么,这个郑伯就是郑庄公了。
为什么二战中战败的德日经济能够迅速崛起?
作者:Chuancey
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初,曾经在二战中给整个欧洲带来希望,并最终战胜了德国的英国,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泥潭。而同时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一片欣欣向荣,经济充满了活力,不仅如此,同为战败国的日本也在50年代开始经济崛起,成为当时发达国家强有力的竞争者。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解释这个问题前,先看一下目前我看到的几个比较多且貌似合理的观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小百科
法西战争和《比利牛斯条约》
17世纪中叶—17世纪末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是:欧洲国际政治力量重新配置。
表现有二,一法国称霸欧陆,二英荷争霸海上。
“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利用法国投石党运动和英法紧张关系继续对法战争。
法国积极联英反西:容忍英国的共和国制度;恢复英法自由贸易;接受因法方海上抢掠行为而遭到损失的英国船主的正当要求。
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有:
(1)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西王同意将女儿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
(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首先,条约使法国能够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使波旁王室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其次,法国扩展了疆界,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