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喜欢的武侠&中国风
忠义大丐帮——金庸小说里最荒诞的情节

忠义大丐帮——金庸小说里最荒诞的情节

作者: 乐少_a67f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16:47 被阅读3次

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放到现实中禁不起推敲的太多了。金书自然不能免俗。

比如忠义无双的丐帮,就是一个很搞笑的存在。

一群沦落在社会最最底层,连吃饭都要靠乞讨的人,却天天想着行侠仗义,保家卫国。

在《天龙八部》里将丐帮的定位更是到了顶点:丐帮帮主自然是侠肝义胆武功盖世的大英雄,受无数武林人士敬仰,汪剑通和领袖武林的少林方丈是莫逆之交;下面的长老个个身在江湖心忧庙堂,宋长老为向朝廷传报契丹入侵的讯息累死九匹好马,自己吐血重伤。陈长老只身跑到辽军大营刺杀敌酋孤身退敌;就连易大彪,一个连中层都算不上的丐帮小头目,看到西夏皇帝招女婿的榜文,第一反应也是此事关乎国家安危,赶紧向总部报讯。

反观大宋的军人,要么是段天德这样的败类,要么是吕文德之类尸位素餐的草包,稍微表现一点凶悍的,也是跑到辽国的边境“打草谷”的兵痞军匪。

现实中说到乞丐,大家想到最多的恐怕是“坑脏邋遢”,再多一点,还有“采生折割”(不熟悉这个词的可以百度)。

叫花子流浪汉,既是值得同情救助的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一方面,他们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或多或少都有点政府失职社会冷漠的因素在里面;另一方面,这类人最容易遭受(或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对正常的社会充满愤懑与不满。

所以这个群体也常滋生诈骗、偷窃甚至暴力犯罪。

对一群连家都没有的人来说,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去保家卫国?

肉食者鄙,是武侠小说常见的思维;官府无能,也是武侠作家难以突破的局限。

因为侠客,本身与政府就是对立的。

大侠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本质上就是代替政府行使社会的执法权,剥夺一部分官府的职能,所以才有“侠以武犯禁”的说法。

所以在小说创作里,大侠和官府很难一家亲,就连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朝廷也是忠臣如明月,奸佞若繁星。

金庸先生生活阅历丰富,对人性的解读少有人可望其项背,但正是因为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历史政治一直是他的一块软肋。

之所以用“软肋”而不是短板,因为金庸是读过很多历史书籍的,对史实的了解超过一般作家。但对历史的认知、对政治的解读始终非常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如对官府的极度矮化丑化,对明清皇帝明显的贬明颂清。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朝廷官员胆小如鼠,热衷卖国(射雕里知府盖运聪在大宋的土地上跪舔完颜洪烈,史弥远身为宰相却与金国来往商议出卖国家利益);国家军队面对邻邦入侵畏敌如虎,只知道对自家民众横耍威风(天龙里雁门关指挥使对辽国军队恐惧无比,在萧峰舍身退敌后又谎报军功,丑态毕出);底层的游侠、僧道、尼姑甚至乞丐却重义轻生,殒命报国。

少年时曾想过,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些大侠该多好,社会会少很多丑恶;后来我明白,如果让大侠来接管这个世界,升斗小民的境遇,只会比现实糟糕更多!

如果你喜欢结识有趣的灵魂,不妨关注我的公众号:汴梁乐少(微信ID:BLlesha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忠义大丐帮——金庸小说里最荒诞的情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a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