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得沾别人的光才能出去玩...”Tim对我抱怨。

适应了间断性阅读
“别!谁不知道你想买...”我继续边走边看书。
自从开始用手机看书,我的阅读行为变得间断,生活安排也有更轻盈的步调。例如,边看书边爬山。
有出界的交流
“那个功能很厉害耶,可以...”Tim拎着包还推荐我看着。
原本我生气被打断看书,但发现也挺好。因为暂停一下,脑海居然冒出跟作者对话。所以我练习着,就像查看讯息的自然。
更渗透的交友
“哈!山西叫二阿姨都叫”姨~”我对Tim说,但他不理我。
如同吸引力法则,好作品就是不寂寞。信息流知识通常会设置留言功能。所以我希望切换时刻,就能进行与书友的交流。

更多功的创作
“如果能这样写好像...”我则是再出神投入于跟作者的另类创作。
比起看纸质书,用电子书有即时穿透想法给作者的感觉。我觉得我应该在看电子书时,随时在脑海自问自答,以激发跟作者意想不到的另类创作。
入信息流练功
“不然帮妳找个平板吧...”Tim跳上那颗大石头。
我还在脑子里闷头练功。信息流阅读趋势逆不可挡,我必须以上述三招入信息流,建立习惯的连结,促发加紧练功!

- - - - - - - - - - - - - -- - - - - - --
【创作思路分享】
这又是一篇命题作文,框架是学习课程:秋叶大叔《信息爆炸时代高效阅读的3个秘密武器》,并且要求期待自己养成哪3~5个新的阅读习惯,说说和过去的习惯变化在哪里?以下是本学习给我的启示。
立基于沉浸式学习的宗旨,我就把自己落入信息爆炸时代的反脆弱形成状态呈现出来。我就以「用这3招入信息流加紧练功」这篇497字的打卡,反馈我学到的应用。要进行打卡作业之前,我首先会非常注意要求。听完秋叶大叔的信息流阅读法后,大家读一本书,会期待自己养成哪3~5个新的阅读习惯,说说和过去的习惯变化在哪里?

我仔细看好作业要求,找到几个关键字:听完、期待自己、养成哪些习惯?、3~5个、和过去相比的变化,快速分析了一下,好像框架这次浮得很清楚...
也是刚好那天早上,我的室友一大早要揪我去爬山,几句对话在我脑海里就像是大海的悠游,我突然有感觉到,如果是之前的我,没有接受”信息流”的后设认知,铁定跟室友冷战了!因为我是一个很需要安静,非常不被打扰的人。但是因为有接受用电子设备阅读的潮流,只要自己作练习训练,适应它、操纵它,我就不会那么容易动气!反倒可以运用优势,轻盈的跟室友去玩,也能边阅读看书。——这就是我最明显的改变,也就能回答打卡作业其中的一项要求。
一样的思绪继续蔓延。因为要展开3~5个习惯养成的期待,期待应该是美好的,所以我由结果推论过程,把美好的期待先进行下笔设定小标题,再由结果反思结合现在的生活,是怎么一步一步去达成。
这样由前而后,再由后而前返回。扣题也不致于发散。

写啊写其实已经破500字了(练习要能在300~500字内完成表达)。但是不怕!先求有再求好,所以我继续往下展开结论,必须把文章的结构与脉络顺实、顺全。第五段我就开始收心,从阅读内心的视角拉回现在生活,并把整个思维流程体现为,「就是在练功」,这样我的标题也出来了。
以上大致是思维创作的过程,谢谢阅读,请多多赐教。
备注:Tim是我的室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