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跟闺女都在追剧《小欢喜》,看到英子要跳海这出戏的时候,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此刻的我,仿佛是剧中的宋倩:孩子是我心中的“软肋”,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给予孩子全部的爱,然而对孩子的爱却转化成了控制,早早为孩子规划了未来,却未曾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这是不是孩子心里想要的。我对闺女说,多亏我闺女性格大大咧咧,受我的影响不是很大。闺女白了我一眼,说,妈妈,你就跟那个宋倩差不多,要不然这会儿我已经读中央音乐学院了呢。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可我却暗暗自责了一下,我是不是真的错了。反思咱们做家长的,哪个不是宋倩,又哪个不是童文倩呢?
中国现在的家长,是最焦虑的家长,现在的孩子,是最累的孩子。我们把孩子小时候比作“羽翼”还没有丰满的小雏鹰,我们比作已经翱翔天空的雄鹰,小雏鹰在幼年期,还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独自飞翔,但是雄鹰就深怕小雏鹰在飞翔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利的因素,于是通通将飞翔区域的障碍全部都扫除干净了,虽然小雏鹰最后会飞翔了,但是飞翔的区域有限,小雏鹰一旦脱离自己熟悉的区域,就无法飞翔。 孩子的成长就像小雏鹰一样,只有经历一些挫折,才能更好地学会独立,学会成长,家长一味包办孩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只会造成孩子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孩子离开了家长就无法生活和成长。
就像剧中刘静劝宋倩的时候说的:我们想给孩子穿得保暖,孩子想得是怎么穿得好看;我们想给孩子吃有营养的,孩子想得是怎么好吃;我们想给孩子所有的爱,孩子想得却是自由……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这些家长早已经替孩子做好了选择。孩子童年时期在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班和课程学习班中选择的时候,我们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毫不犹豫给孩子报了课程学习班;当孩子在文理分科填报志愿的选择时,家长考虑孩子的将来的就业问题,毫不顾忌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适合。
一部分家长的控制欲很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限制,当孩子想要看动画片的时候,家长会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孩子看动画片是荒废时间,还不如将看动画片的时候拿来专心学习一门乐器或者一门语言;当孩子想要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家长会将这个时间给孩子安排其他的兴趣班……
在家中的眼中,孩子的成长轨迹早已被家长设定好,只有按照家长的要求,才是正确,孩子不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在家长这样的控制欲下很容易出现分裂的人格,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心理、性格上的扭曲,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行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悟出来的道理。所以控制欲强的家长需要经常的反省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不是真的做到为了孩子好,当家长发现自己的控制欲行为影响孩子成长的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更好地关心和教育。
最后引用《小欢喜》中文杰的一句话: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我们不能代替他们,该他们走的弯路一条都不会少,该他们撞的南墙挨个都要撞,爱不是控制,而是适当的“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