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久以前,看过一则新闻。
迟到罚站学生的老师被学生家长带进看守所拘留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对于家长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以为自己把住了老师,给了老师教训,老师就再也不敢“收拾”自己家孩子了,在我看来,这个家长的行为恰恰是最愚蠢的行为。
从此,这个孩子怕是也“出名”了,如果运气差一点,再也没有任何老师愿意在她犯错的时候提点她,甚至走在校园里,都要迎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至于老师的做法,或许初衷是好的,不过方法没太对,导致家长站到了老师的对立面。处理学生迟到罚站,刚刚工作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过分一点的时候,也让他们站在教室门口不许进教室。
后来我发现,对于迟到的孩子,总是罚站似乎也没什么效果,所以通常是下午留下来打扫打扫卫生,补一下早上没有到学校的时间,为班级做些好事。
再后来,我发现迟到的孩子,有些并不是主观上想迟到,而是因为堵车等无法控制的原因。因此记录迟到的同学便多了一项任务,登记迟到完毕要去询问迟到的同学是什么原因迟到,如果是意外(比如堵车,家里有事等),那么便不算迟到。
如果是贪睡迟到,在路上玩耍迟到,那么就要扣操行分,并且下午要留下来打扫卫生了。
其实我应该自第一个同学迟到的时候,就应该询问原因,制定详细的迟到处理解决方案。一个老师的成长阶段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我也没有逃脱这个过程。关注学生,我还在路上,还需要不断学习。
现在我发现,最好的力量不是老师的力量,而是班集体的力量。班级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各类合情合理的惩罚措施,并共同遵守。变“人治” 为“法治”,尽可能地避免老师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李东生老师说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首先是契约关系。依规治班可以更好地管理班集体,也更好的保护了师生。
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审视自己,才能进步。保持赤子之心,随时与过去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