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茹楞了一下,她忽然想起母亲总是在她和哥哥来看她,给她送来好吃的东西时,她就会开始唠叨同一个话语题,讲述着同一个悲哀的故事,她那絮絮的述说,让人不忍心拒绝。
“我小时候家里面穷,那个时候我们姊妹三人,老大的衣服穿小了,就给下面的二妹妹穿,二妹穿小了,就给老妹妹穿。”
“你姥姥、姥爷整天忙碌,可日子过得还是艰苦,生活相当拮据。”
“有一天,我家的左边,新搬来一户人家,父母和他们的一对儿女。女孩儿十二岁叫小文,和我一般大。大眼睛,高高的梳着两只辫子,我们读书在一个班。”
“弟弟八岁,叫小浩,刚读小学一年级,尽管瘦瘦的样子,可是乖巧很懂礼貌,看见人总是先说话。”
“他们的父亲在邮电局工作,每到傍晚时,他们家的大烟囱就冒出裊裊炊烟,屋子里面传出欢声笑语。夏天时一阵阵儿的香气会从他家门缝里飘出来,而我常常是望着他家的烟囱发呆,很是羡慕。”
“只可惜好景不长,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突然听见村子外面尖锐的叫喊声,盖过了夜晚的蛙鸣鼓噪,刺耳的声音使得 外面立刻热闹起来。”
“快来人啊!有人跳水了!”
声音在村前村后响起。
”我那会儿还记得你姥爷从炕上一下子跳到地上,他抓起一件衣服,穿在身上,蹬上布鞋就往外跑。”
“我在看电视,听见喊声,我和你姥那会儿也懵了,我穿上一只鞋子,我们就往外跑。”
“当我和你姥姥跟着村里的人跑到村东头那片小河滩时,我惊呆了!”
“那块儿空场地上,一块儿白布蒙着一个人,直直的躺在那里。我当时就吓得直往你姥姥身后躲。可我还是偷眼看见了你姥爷光着上身,穿着一条白色的短裤,他身后还同样站着几个身穿不同颜色短裤的人,身上湿漉漉的往下滴水。”
“我当时就傻眼了,问你姥姥咋回事?”
”你姥姥问了站在她身边的人,原来这个投河自杀的人就是我家新搬来的邻居。”
“当时就吓得我,连连退后好几步,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怎么可能呢?昨晚还看见他在自家的院子里走动,一会儿屋子里又传出来他管教孩子学习的大嗓门子声音。”
”可这怎么可能一转眼就撒手不管了呢?这可让她们三个人怎么过呀?”
“我只记得我一个人一口气跑回家,蒙上被子,心里难过,大哭了一场,我喜欢那个弟弟乖巧问好的样子,他怎么可以没有父亲呢?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朦胧中我听见地上有走路的声音。”
“第二天我看见他家院子里搭灵棚,隔墙望去还有一片白白的花圈。”
“我那时害怕!就听你姥姥的话,溜墙根走。”
“好几天,那院子里也没人说话,总是静悄悄的。我因为害怕,不敢在扒墙头看了。终于有一天,你姥姥晚上告诉我说,西屋家的邻居来和她告别,已搬走回娘家了。”
从那以后,每天天刚见黑,我悄悄的趴在墙头的空隙里望过去,那院子里早已杂草丛生。
“妈!那户人家过得好好的,那个男的他为什么要跳河自杀?”
”你知道你姥姥告诉我说,是因为他们家的户口本被那个男人弄丢了,里面有粮证、布票、和每月半斤的肉票,那个男人一时郁闷,就来到河边转转,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掉到河里了,结果没上来。具体什么情况没人知道。”
“都是那个时候困难闹的,可谁不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呢?苦就苦了那一对儿女,他们那么小,这日子以后咋过呀?”
要是那个时候条件好,像现在这样,咋也不会闹出这事。
”这人啊!怎样都得活,遇事往开处想。”
那个故事仿佛成了母亲心里的一道坎,不讲出来她心里会难过。其实,小茹心里清楚,那是那个时代的环境造成的,不能责怪任何人。
可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讲出来让后人知道,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安慰,珍惜当下的生活。
只是可怜的小茹耳朵都快要听出茧子啦,还要装着认真聆听的样子。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不知何时,小茹的耳旁这会儿又响起了母亲絮絮的话语。
“嗯嗯!一定,妈妈。”
“小茹你点快走,又想啥呢?”
小茹转头刚好遇上涛关切的眼神,小茹盯着涛的眼睛,静静的看着他。
小茹喜欢涛,呆在他身边有一种安全感。尽管涛不是很帅,做起事情来还笨手笨脚的,可他有耐性,性格又沉稳。或许是比小茹大七八岁的原因,涛处处关心、谦让着小茹。
看见小茹那直直的眼神,涛关切的拉了一下小茹的衣角,并抓住了她的手。
两个人拉着手,欢快的往楼下跑,一旁小茹的母亲,看着两个人的甜蜜,脸上出了笑容,仿佛皱纹都乐开了花。
“对了,你妈妈给你讲过什么故事?那么严肃,故事有趣吗?”
“我好像和你说过的,你忘了?那我就再说给你听听。”
声音随着脚步声,渐渐漂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