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
Day 107.
晴有阵雨。
昨晚晓冉在临睡前带着一脸的抱歉,小心翼翼地与我沟通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需要提前3天结束义工工作,她一直说,抱歉抱歉,其实还没待够。我也一直劝她,没关系没关系,来日方长。可是转身回到房间抱着电脑写日记时,头脑已经一片空白,虽然只是减少3天,但仍有点不愿面对,才刚刚拥有的安全感,你来我往的节奏感,互补相依的平衡感可能都会消失不见。
晓冉兴趣涉猎很广也很会聊天,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哲学,从党内学习到海内外局势,从选秀明星到影视剧作,她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从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这让每次聊天、讨论都变得很开放,有包容性,与她的谈话永远会让人感到舒适。
晓冉是浙大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如此优秀的人也会有迷茫和不知所措,学生生涯的结束与正式工作的开始之间,给自己一年时间用旅行的方式「找自己」。旅行是个超级棒的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坏多少双鞋就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生存体验,在敲定旅行线路前,找到为何踏上这片土地的原因才是真正的重点。去街头巷尾吃点本地小吃、去古城墙下摸摸炮弹留下的痕迹、去寺庙瞻仰佛祖或是去教堂看受难的基督、见见老朋友或是结交新朋友、参观一个展览或是一场话剧、在草地上牧马或是等待太阳升起……每次旅行都该有它「原本的目的」,一旦抵达目的地,那些原本的目的只是为打发那些「没有更有趣的意外事件」之外的时间的。其次是保持一颗变通的心,如果路线一旦既定,那么旅行的所得已经既定,小心你将只能看到你已经在网络或是图片中已知的风景,再无其他惊喜。
「找自己」我喜欢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命题,一年时间不短,但用来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够长。我总会要求应征义工的人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一般除了姓名、年龄、性别之外都会加上自己的一些社会属性,比如某某专业大二学生,常见的兴趣爱好一般都是旅行、读书、看电影等等。特别记得「武林外传」里面吕秀才逼死姬无命前的一段念白,秀才,「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我爱死这个问题了,如果我把我的名字弱化了,那我该怎么向别人具象的介绍自己呢?或者一个朋友该怎么向陌生人介绍我呢?想被人介绍时加入哪些定语呢,那就是现在的你想成为的「自己」吧,去吧,去长大,去成为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