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人力资源行业的,一定都知道里德·霍夫曼,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ln领英的创始人之一和执行总裁。
《联盟》这本书,是里德·霍尔曼与另外两位优秀作家共同著作的。本·卡斯偌查,被《商业周刊》称为”美国最优秀的年轻企业家之一“;克里斯·叶,PBworks的市场营销副总监。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目标是:帮助有意思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领英的了解其实很少,除了平时工作中读到的领英公司发布的各种人资分析报告,在领英app里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就没有其它了。读完才发现,领英真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他创造了一个联盟,终身联盟的机制。可以说,是人力资源领域里的一个颠覆。领英本身有区别于传统招聘和社交网站非常大的创新,就是他是集招聘,社交,媒体三个功能到一个平台上,既可以帮助普通用户建立和扩展职业人脉网络,找工作,获得职业讯息,也可以帮助猎头和hr定位人才招聘,精准营销。我想,他之所以有这样颠覆性的创新,也跟他倡导的联盟机制密切相关吧。
联盟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承诺,是一个道德层面而非法律约束的承诺。公司承诺,在一个任期内,让员工获得怎样的成就;员工承诺,在一个任期内,为公司创造怎样的价值。
所以当一个员工加入公司的时候,公司就可以先与员工达成这样的一致,甚至在面试的时候,首先确定:“当你离开公司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那么你愿意为公司做些什么?”
有一些公司喜欢把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比喻成一个家的文化,实际上这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你的家人不可能轻易就离开你,你也不可能因为家人哪件事做的不好开除家人。没有员工会不知道,离别本是不可避免的,缘分本就是有尽的。所以,从一开始就真实一些反而更能让员工感受到真诚。那么一家公司实际上更像是什么呢?一只球队,也就是,联盟的关系。
硅谷的成功在于,所有的员工都具有创始人的心态,一个拥有创造性的员工能带给公司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创始人的思维要怎样建立呢?也是这本书给到我们的核心方法:任期制。
这里的任期制,并不是指的我们入职公司签订的所谓合同,就像之前所说的,它是一个道德上的承诺,而非法律上的约束。可能有些人并不理解,如果法律都无法约束,道德能有多大的威力?恰恰相反,其实很多时候,道德比法律更有力量,尤其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
这里也给了我们一个招聘上的启示,很多公司是根据部门和业务来招聘人才,而实际上,像领英或者谷歌这样的公司,已经颠覆这种招聘模式,招聘的目的应该是解决问题,即问题导向,用问题来招人。所以,员工进入公司后,应该做的是为每一个任期制定任务和目标,任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当你完成了一个任务和目标,即可以进入到下一个任期。书中也给到了这种任务目标的协调方法:
1。建立和传播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
2。了解每位员工的理想和价值观。
3。合作协调员工与公司的价值观。
只有员工真正理解和认同了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才愿意为公司创造价值。只有公司了解的每一位员工的理想,才能帮助员工成就自己。而这每一步,都少不了沟通交流。怎样获得最大程度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呢。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公开象限的,也就是相互的了解程度,我们在与员工的交流中,可以从这几个问题入手:
“谁是你共事过最好的同事?”
“你的职业生涯中最自豪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你的生命中,能帮助你找到自我,获得成就感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当我们在沟通这些问题的时候,双方便都会意识到彼此看重的是什么,达成价值观的一致。
书里还给到了一些很具体的方法和案例。包括每季度应该有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法。
当然联盟不仅仅是针对任职于公司内的员工,更包括公司的前员工,也就是从公司离职的员工,即打造终身联盟。

领英现在又118000个公司同事群,涵盖98%的财富500强公司。这是一个巨大的联络网,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前同事联络网的成本是远远低于想象的,而回报是远远高于想象的。现在国内的很多知名公司已经在效仿。
我记得之前看过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为自己的前公司同事联盟起了很有趣的名字:百度的离职群叫“百老汇”,腾讯的叫“单飞的企鹅”,阿里巴巴的叫“前橙会”,新浪的叫“毕浪”,凤凰网叫“野鸡群”,搜狐的叫“澎湖湾”,联想的叫“理想国”,京东的叫“东成西就”,金山的叫“旧金山”,当时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不仅仅是惊叹于他们的有趣,而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一种关系蔓延的力量,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两个字:联盟。
这种联盟的网络,让公司和员工不再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这样的机制下,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创始人心态。
结语:请记得【联盟】这个词,这意味着你换了崭新的眼光来看待你和员工的关系。在全民创业的中国,意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