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归还中国文物

作者: 后来_ef0f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3:25 被阅读7次

习近平主席昨日访问意大利,收获颇丰,可喜可贺。我们终于可以在国内一饱眼福,去品味这文物上所记载的历史。无声的历史,在文物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上下五千年,上至石器时代,下至清末,文明古国的兴盛衰落,这796件文物啊,就是最忠实的见证者。

文物的回归,高兴是必然的。细想一下,这前所未有的数量、前所未有的主动,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中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吗?是意大利认识到了自己过去做的不对吗?是习主席的不懈努力吗?是中意两国有共同利益,可以实现合作共赢吗?……

犹记近年来,文物回归是多艰难,回归数量之少。那些回归的文物,很大一部分是爱国人士花重金从外国拍卖场上买回来的,每一件回归都不容易,能从拍卖场上救回来的真的只是凤毛麟角,不是所有有钱的爱国华人华侨都有能力去让文物回归。

这些文物见证的不止是文明古国的光辉岁月,更有屈辱史。那时,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的无能,让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看到这些文物,我们,更应记住这段屈辱不堪的历史,不断奋进,不让历史重演。我知道,还有数不胜数的文物还在海外,在别国的博物馆里,静静的躺着。我不知道其他国家是否有好好的保护这些他们用暴力掠夺去的宝藏。我希望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看到中国谋求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决心,积极与中国合作,早日把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东西归还于中国。中国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中国的文明,世界的文化才更是多姿多彩。

那些文物上,书写了古人的智慧,劳动人民的智慧。很多东西,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企及的今天,也很有可能造不出来,或是说造出来的也不能出其右。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希望它们在异国,也能受到应有的待遇。

看到这么大批量的文物回归祖国的怀抱,我内心自是激动无比。真希望,等哪一天自己有能力了,可以去博物馆看看这些失而复得的文物,去看看这些见证过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宝藏。失而复得的文物,我们更应加倍珍惜,让它传承下去,让未来的人,也能通过这些文物,了解中国的历史。

相关文章

  • 意大利归还中国文物

    习近平主席昨日访问意大利,收获颇丰,可喜可贺。我们终于可以在国内一饱眼福,去品味这文物上所记载的历史。无声的历史,...

  • 听闻意大利归还796件文物后想到的

    听说意大利归还796件文物之后,突然想起自己新书上这段对英法的描述。 “圆明园的奢华程度,远非英法士兵所能想象。这...

  • 日本“归还文物”之发声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我们无法让无辜逝去的生命死而复生,但是可以归还从中国掠夺的文物。”这...

  • 云游意大利

    【著】陈志华【编】王瑞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 意大利遍地是文物,或者不如说,整个意大利就是一件大文物。—...

  • 伊朗收回80多年前丢失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文物

    ​今年7月,美国纽约法院判罚将伊朗历史(阿契美尼德王朝)文物归还伊朗。这个文物是80多年前,走私犯从伊朗盗走,历经...

  • 点赞,796件套文物即将回家,还有多少宝贝流落他乡?

    【01、796件套文物即将踏上“回家”路】 3月23日,在中国和意大利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

  • “国宝”中的“国宝”——禁止出国的青铜器(上)

    我们常常听到某件文物号称“国宝”,其实“国宝”从来不是正式的文物等级,中国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

  • 书单|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2001年创办,旨在回顾中国文博...

  • 古城的另类文物

    中国文物建筑众多,除了得益于悠久的历史外,也因为国家在对文物的界定没有下限。《文物法》对不可移动文物分类中有“近现...

  • 我会收藏一枚凯撒银币

    我的朋友,谢谢告知国博有意大利古罗马展,很多文物是意大利第一次境外展出,时间持续到10月9日。今天,看完了《凯撒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大利归还中国文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q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