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作业名单交上来,课代表发了火。辛辛苦苦统计完,发觉还有三分之一的空白。历经数次修改,交作业的机制越来越人性化。在这样一个非正常、网络教学的环境下,一切都显得笨拙费力。也许是,连续几次都是那几个人,也许是连续几天都这样处理了,总之,今天的交作业名单一出来,气氛陡然间更紧张了。课代表选择了私聊,只简短标注了未上交人员名单,然后附了一张课堂打卡统计图表,就没再说什么了。许是疲惫和委屈令人有口难开了。
上午结束前,我按照名单逐一私信了有好友的孩子们。那正是他们最后一节网课的最后几分钟时间,有的孩子回复的很快,也迅速的补交到群里了。有人冤枉得很,因为作业私发,登记时被遗漏了。还有人答复作业正在写,写完就发。或者是想商量商量,能不能直接写今天的,让往事随风去,可到最后还是得都写。再有人是联络不上的,一直以来不交的……按理说,此时,我该因有些人的不自觉极度生气,或因为磨洋工躲懒而变得情绪激烈,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反而越来越平静,甚至准备好了冷静劝说的全部内容,即便是在明知道自己说自己的,人家做人家的,极有可能没多大效果的前提下。
如果说将学习里的这个事情上纲上线,很可能激化矛盾。那置之不理就绝对安全了么?不,作为一名教师,真的不能够啊。我尽可能的与你们产生共情,同时也必定要教育个别。
你们辛苦的日子固然很多,但辛苦的意义和价值真的造就了吗?不能说那个人不努力,但却总是败在了细节上。而当被问道,这件事情你觉得做的对吗,做好了吗的时候,总有人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而面对重大事件,细节决定成败不是空穴来风。你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许许多多个理由,说出千百条借口,但你最应该明白的事情是:有一天,结果来临,它不会关注任何借口,甚至不管你曾经是不是真的很努力。因为,努力的表象不足以成就任何东西,唯有将量变转化,方有可能。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罪的。而现实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借口是本该如此的。我们能做的是,与其费尽心思的寻找借口,躲避问题,却依旧要被逼上路,莫不如掌握主动,自己安排,迎难而上!面对你喜欢的东西,这样的选择相对容易,而真正有价值的,恰是在面对你难的地方也能如此选择——选择自我约束,选择主动克服。人生的事件也许有选择权有大小之分,但人生的选择权不应该有高低之别。要想真正的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可以随缘的。
所以,不要再用我真的努力的表象来麻痹自己、掩盖问题了。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该做的每一项手头工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