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国文人国学与传统文化人物
钱钟书,超群记忆力演绎熊孩子逆袭

钱钟书,超群记忆力演绎熊孩子逆袭

作者: 韩小叙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11:02 被阅读30次
本文原发于微信公众号:知行书话(关注免费拿好书资源)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因周岁“抓周”时抓住一本书,被长辈取名“锺书”。人如其名,钱锺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

钱钟书的伯父没有儿子,按照惯例,钱钟书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伯父。钟书六岁入秦氏小学,读了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让他呆在家不再上学,索性自己教他。上午伯父出去喝茶,给一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二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

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耽误些功课,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无规律,染上不少坏毛病,成了彻头彻尾的熊孩子。

19岁时,熊孩子钱锺书参加当时的高考,国文成绩特优,外语成绩满分,数学只考了15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从此,熊孩子凭借超强记忆力人生开挂,开启逆袭之路。

一生痴顽的熊孩子

都说钱钟书最大的性格特点是“痴气率真”。杨绛也曾说:“他的痴气是读者最爱的。”钱钟书处理起生活中的事情有些非主流,不像一个“道貌的儒者”,反而有些“痴顽”。

撅江青

据黄永玉先生讲“文革”期间的某天忽然有部门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钱钟书说:

「我很忙,我不去!」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

怼名人

钱钟书在他的小说里,把民国文人怼了个遍。比如写到说话软绵绵的曹世昌,影射的是沈从文:“虽然名满文坛,还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老觉得那些‘正途出身’的人瞧不起自己……爱在作品里给读者以野蛮的印象,仿佛自己兼有原人的真率和超人的凶猛。”

到陆伯麟,影射的是周作人:“就是那个留一小撮日本胡子的老头儿。除掉向日葵以外,天下怕没有象陆伯麟那样亲日的人或东西”。

写袁友春,影射林语堂:“读他的东西,总有一种吃代用品的感觉,好比涂面包的植物油,冲汤的味精。更像在外国所开中国饭馆里的‘杂碎’,只有没吃过地道中国菜的人,会上当认为是中华风味。

撅世界

巴黎的《世界报》上刊文力捧中国作家钱钟书,极言: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非钱莫属。每天看外国报纸的钱钟书,迅速作出反应,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笔谈式文章历数“诺奖委”的历次误评、错评与漏评。条条款款有根有据,让人家顺着脊梁流汗,并且他一反公论断言,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危害还不如诺贝尔文学奖的危害为甚。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也是让大陆的歌星大腕们咋舌的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黑妻子

杨绛说的: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

毁孩子

钱钟书与杨绛终生只有一女儿钱瑗,小名圆圆。钱钟书每天临睡都要在女儿被窝里埋置“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得意大乐,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钱钟书百玩不厌。

钱钟书学贯中西,闲来无事也教女儿英文单词,见有潜力可挖,还教了些法语、德语单词,大多是带有屁、屎的粗话。有朋友来时,钱钟书就要女儿去卖弄。“我就八哥学舌那样回答,客人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自己很‘博学’,不免沾沾自喜,塌鼻子都翘起来了。”钱瑗回忆。

打女神的猫

在清华园的时候,钱钟书家养过一只猫,小猫半夜爱和别的猫打架。钱钟书特别备了一枝长竹竿,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他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

当时,钱家的猫与林徽因的猫是最爱争风头的“情敌”,钱钟书如果看见自己的猫被林女士的猫欺负了,丝毫不客气,总要用竹竿教训“对手”。

惊才绝艳,超强记忆力

钱锺书有着云存储一般的超强记忆力,过目不忘的像是一座学贯中西活体图书馆,一个功能强劲的搜索数据库。卷福那种数据库查询,在钱钟书面前也就是毛毛雨。

在进入小学之前,钱钟书已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代小说。钱钟书读书过目不忘,任人从书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连书中好汉所使兵器的斤两都背得出来。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曹禺与吴组缃恶作剧,找钱钟书开几本英文huang书,结果钱锺书也不推辞,随手拿过一张纸,飞快地写满正反两面。吴组缃接过一看,数了数,竟记录了40几本英文淫书的名字,还包括作者姓名与内容特征,不禁叹服。

钱锺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约130万字,论述了由先秦到唐之前的词章和义理,打通了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垒,光是引用,就引了4000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钱锺书还对特别喜欢读字典和辞典,许多大部头的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他都读过,他还说“字典是旅途的良伴。随翻随玩,遇到几个生冷的字,还可以多记几个字的用法。更可喜的是,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记载旧时口语,表现旧时之习俗,趣味之深,不足为外人道也。”

虽然嗜书,但他的藏书还真的不多,可凡读书必做笔记,也许这也是他过目不忘的原因:他留下了5万页中文笔记,摘记了3000余种中文书籍;还有3.5万页外文笔记,摘记了4000余种外文书籍。多卷本文集仅算作“一本”,没有摘抄的书就更无法考证了。

他的超强记忆力也许就是从这里来的,世上最难过的事不是我们只是平凡人,而是天才比我们还要努力。

也许但凡天才都有些反社会,比如谢耳朵,比如卷福。如果说后两位只存在虚拟世界里,那么钱钟书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我们见识了天才的魅力。

钱钟书,500年难遇的奇才,一生痴顽,一团孩子气,他淳朴天真却洞察世情,他聪明绝顶却治学严谨。他是那个大家辈出年代里不和谐非主流的一个顽童,如流星划过人类之光的闪耀星空。

他用一本最强段子书,让我们见识了民国时代的风骨与百态,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婚姻与人生——《围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钟书,超群记忆力演绎熊孩子逆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ye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