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今日看点湖南省
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作者: 超哥说运营 | 来源:发表于2016-07-13 10:54 被阅读279次

>>>>

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被称为“三大件”。手表就是其中之一,在那个年代戴表的人大都是社会中上层人士,钟表早期进入中国大多是统治阶层的奢侈品,而大量进入中国作为民用是在清朝开埠之后。到了七十年代,几乎每个人都戴手表,就像现在每个人都用手机一样。80年代在民间极为流行,而作为附属产业,修表匠这一职业随之诞生并兴起。

当时最为常见的是上海表、五一表、鹿牌手表、钻石怀表。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都已成为收藏家的猎物。表盘上那亮眼的金属光泽,总能招来众人羡慕的目光。要是放在30年前如果有人戴着一块“上海牌”或“梅花王”手表,足足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高调地炫耀一把。

那时的手表多是机械表,每天都要上链条,拧多了总会出现问题,这时就要找修表匠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铁匠、木匠、修表匠……这些靠手艺吃饭的职业曾让人羡慕不已。手表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非常吃香因此而“风光无限”。但是如今,这个老行当正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遗忘。

在儿时的记忆里,听老一辈说修表业这个老行当曾风光一时,钟表店里那清脆悦耳的“滴滴答答”声,时时萦绕在耳旁;那专注执着的修表匠形象,至今记忆犹新。

>>>>

关于王老

随着岁月流逝,修表这个行业在城市里已慢慢消失。但是在长沙有一位叫王振发的老人一生钟情于修理钟表,一修就是60年,王老的手艺好,人品好,在服务行业干了一辈子,从来没跟顾客红过脸。已经年近80的王老仍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他说:“修了一辈子的表,对手表有了感情。只要身体还硬朗,我会一直把修表这行干下去!”

已过古稀之年的王老身体健康、声音洪亮,他说自己的好身体源于工作性质,由于修表时精神要高度集中,沉心静气,因而练就了一身坐如钟的本领。

60年如一日,王老坐在屋角的椅子上,眼戴放大镜,低着头,左手拿着一块表芯,右手平稳地捏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卸着。墙上的挂钟摇着钟摆,“滴答”、“滴答”地响着,显得那么悦耳动听……在时间的冲刷下,如今这一景象成了现代化都市中不为多见的人文景观。

虽然已经75岁的高龄,但王老修起表来丝毫都不含糊,随便抄起一块老得无法动弹的机械表,都能在片刻间准确判断出手表存在的问题。从机械表到石英表,从钟摆到表盘;拆卸、清洗、抹油、更换零件、装回去,这都是他的基本工作流程,无论是哪种表,只要“生病”,王老就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王振发祖籍湖南衡阳,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在那个年代吃饭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常常吃不饱饭。王老的父亲一直希望他学到一个看家吃饭的好手艺,为了是今后能衣食无忧。

当时的修表匠可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赚钱”行当。1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当地生意最好的修表行学习手艺,那时长沙黄兴路卖表、修表的铺子很多,所以钟表修理的培训班在当时很火爆,修表师傅很多,不仅有很多国营商场开设了专门的钟表修理部,还有很多私营的修表铺子。

修表如练拳,要天天练手练眼;又如行医,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王老说,在有些人看来,修表就是拆拆装装、换换零件。其实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修表是一门精湛的手工艺。表小零件多,每个表大约有一百多个零件,王振发要熟悉钟表的每一个细小的结构,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客户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因而修表是一个细活,马虎不得。

以前的手表以机械表为多,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比如断了一个齿,必须重新镶一个,由于齿太细,所以要在放大镜下小心翼翼地做。稍有不慎,把齿轮弄断了,又得重新修理。不像现在的石英表、电子表,换个电池就完事了。就算是更加复杂的手表在老手艺人的手里都不是难题。打眼、平螺丝、挫把,清一色的纯手工制作,坏了的零件都能修上,王振发因此练就了好手艺。

修表不仅要靠眼力、手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耐心也是基本要素。因为钟表是非常精密的仪器,“一丁点的差错都能导致时间的误差。时间就是生命啊”王老经常感叹到。修理钟需要耐心,尤其是修理“古董表”,如接驳手表车芯、修补齿轮等,通常一干就是半天。由于经常要戴着放大镜,长期皱眉眯眼,时间久了王老的左眼比右眼要小了一些。

经过5年的潜心学习,王振发不仅学会了修理钟表,熟练掌握了各种精密仪器和工具的使用,还学会了修留声机和电唱机。为了生计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王老决定独立门户,自己支了个修表摊。在那个年代王振发以修理钟表为业养活了一家人。

修理钟表易懂难精,王振发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个行业,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他能够用磨、补、接、锉、镶、包等细腻技术自己制作零件,令无数顾客心爱的钟表起死回生。

2008年,一位老先生拿着一块上世纪50年代出产的劳力士表找到他。这块表是他祖父留下的,进过水,零件生锈了,表的损坏程度比较严重,难以分辨原状,希望修好了留作纪念。这种表早已无原装配件,老先生找了很多地方没有人修得了。王老却接下了这块表,他将零件拆下来一个个修复,不能修复的,他就凭精湛的技术重新制作。终于把整只手表内外翻新修好了!

王振发没有证书,没有获奖经历,却有着近至街坊远至其他周边城市的老客户,大部分顾客都是慕名而来。一些古董级的手表,在王老的手上就能“起死回生”。

然而行业的兴衰是任何人都预测不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普及了,戴表的人也少了,随着钟表业的兴衰,修表匠的职业生涯也跟着跌宕起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BP机的兴起,人们就很少配戴手表。紧接着,手机也普及了,对钟表业再次冲击,大量钟表店因生意冷清被迫关门。钟表业衰落了,修表业也随之衰落。

当年长沙市黄兴路修表一条街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商业街。修了60年手表的王振发见证了长沙修表业的兴衰。原本千余元的月租涨到五千元,修表匠的生意愈发难做。这时,有人开始转行,年轻的进工厂或南下打工,年纪大一点的当保安……当年那条街的修表匠都各奔东西,但是王振发始终没有转行。他把店铺搬到了店租相对便宜的地方,继续修表。

一生与钟表打交道王老练就了一身绝活,比如补齿轮,现在懂这个技术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机械表靠齿轮间的互相传带运转,齿轮磨损后,根本找不到相同的配件,一些手表都有五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了,手表品牌都消失了,然而王老却擅长在比毫发还精细的齿轮上巧妙地开个燕尾槽,补上自制的齿轮,让手表恢复转动。但是如今的年轻人对于这样精湛的老手艺却不屑一顾,“现在正宗的长沙本土修表匠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而且都是些和我一样七老八十的人了,我最大的心愿是带个徒弟,把我几十年练就的修表绝活传承下去,但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来学,我的三个儿子也没有一个愿意学的。”王老伤感地感叹道,这也是老人今生最遗憾的一件事。

现在,虽然绝大多数的人都依靠手机来看时间,但钟表并没有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世界名表仍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最近几年,口袋里有不少余钱的人们开始追求价格不菲的高档名表,奢侈的名表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由于名表价格高,人们买表后就格外注意保养,修表业也因此开始复苏。现在的名表不仅是外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里面的机芯技术和以前也有很大的差别,对修表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王老说:“现在的修表匠不单要会修表,还要会鉴别表的真假,以及对表进行保养维护。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光靠以前的老手艺是要被淘汰的,所以我们这一行要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已过古稀之年,王老对于修表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减退过,不论是兴盛还是衰落,对于自己的职业他一直看好。如今的修表匠已经不是30多年前人人羡慕的“挣钱”职业,价格不菲的高档表人们多数选择在商场设置的专柜修理。王老现在的生意比较冷清,都是些老顾客,挣的钱也不多。但只要有顾客来修表,不管手表是昂贵还是普通,他都会认真修理。

当年王振发开店是为了生计,现在有了退休金,三个儿子也都个个出色,经济上王老根本不用愁,儿子们都劝他留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却怎么也舍不得丢下这个铺子,王老修了一辈子的表,尽管现在生意清谈,即便是接连几天没有生意,他还是会每天照常营业。每当街坊邻里跟他说:“王师傅,现在你不缺钱还修什么表呀,回家享享清福多好啊。”王老总是会眯着眼睛笑着说:“我现在修表不是为挣钱,修表让我心情好,心情一好身体就健康,闲着不动,反而容易生病哟……”

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多久都不会嫌久。

但愿你一直可爱,保持着那份执着。

相关文章

  • 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 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手表、收音机、自行车被称为“三大件”。手表就是其中之...

  • 葫芦工艺

    一个展览馆的展览 艺人匠心独具

  • 老手艺人

    1.手艺是个古老的传承 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手艺人,凭手艺吃饭。 还是喜欢那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

  • 豆瓣8.8,读懂传承,带你走进手艺人的世界!

    手艺人不是单纯做好作品就可以了, 很关键的一点, 手艺人除了要有手艺匠心, 还要有职业匠心。 ——《陇中手艺》 文...

  • 专注匠心

    我们常觉得自己很优秀,总觉得应该能赢得整个世界来关注自己,夹道欢迎,吹捧自己有多美丽,羡慕自己的婀娜多姿。原来我们...

  • 家乡的老手艺人

    我还依稀记得我的家乡中,有很多老手艺人仍在辛勤地工作的场景。 裁缝也好、鞋匠也好;剃头匠也好,磨刀匠也好;.......

  • 2017-07-31

    《遇见匠心(1)》所谓匠心,我以为是修汽车、造原子弹的才是匠心。最近,我遇见了匠心——老木棉。其实,匠心就是恒心,...

  • 致匠心 聚焦开力——匠心智造

    12月30日《匠心智造开力隆厨具》 即将开播 《匠心智造开力隆厨具》纪录片成长时间表 开力凭借十年如一日专注烟机前...

  • 渐行渐远手工艺人:修伞匠与泥塑艺人

    也许是脚步与心,都慢下来了,今天接连遇到了两位不常见的传统手工艺人:修伞匠与泥塑匠。再次体会到什么是“匠人匠心,择...

  • 做汽车行业中的“匠心之人”

    我们常常说“独具匠心”。人们通常认为,“匠心”是指手艺人对品质的精益求精。不过,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匠心|一个专注修表60年的老手艺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bs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