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完落灯花呀老师的写作课,受益匪浅。想起她讲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恰恰前天朋友请吃饭时,讲了他们区的部长。这下就想开了,他是圆形的还是扁平的呢?)
新来了一位部长,据说是省里组织部门来的。
新部长四十多岁,矮个、秃顶、痩精痩精的,说话发边音,就是有点像女生那种声音。虽说这部长矮个又精瘦,但精力极其旺盛。吃在区委伙食团,住在区委单身楼,没个去处,便整天都在办公室办公。
这下,同志们便有点难过了。一是每天下班后要集中学习一小时。那些拖儿带母的哥哥姐姐们晚上七点过才能离开单位,回到家已经八点了。嗷嗷待哺的小儿有的等着妈妈回来喂奶,有的等着爸爸回来做饭。
二是每天要写读书笔记,每周交一篇心得体会。本职工作内的材料都够得写,哪有那么多心得体会?整得大家焦头难额。有时哭都哭不出来。能够哭得出一篇来,大家肯定都想痛哭一场。
三是领导没离开办公室之前你就不能离开办公室。同志们晚上睡得迟,早晨起得早,有些半夜还要起来喂娃。拖着疲乏的身子,想快点去食堂吃过午饭睡个午觉都办不到。如果遇到哪天那部长“拖堂”,十二点半以后才离开办公室,大家就跟着倒霉了。
部长可能隐隐感觉到大家有意见,在晚上的学习会上便讲道:“大家丫定要丝音。”部长是川江人,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一定”是”丫定,“适应”是“丝音”。加上他的声音缺乏男性的浑厚,所以听起来更有韵味。但同志们不敢笑。
私底下,同志们偶尔相互调侃,问:“丝音了吗?”另一个回答:“不丝音”。
同志们经常互相鼓励:“丝音吧,熬着吧,组织部出去的人,都有前途的。”
最后还喊一句口号:“前途无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