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控力这个话题,很多人利马会想到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课程,特别会联想到凯利•麦格尼格尔所写的《自控力》一书。如果你是铁粉的话,肯定他所著的三版书都有收藏且均细细读过。而我,没有那么多的理论研究,只想从生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自控力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什么时候需要自我控制?自然是面对两难选择必须择其一时,如一个减肥者面对美食诱惑是抵御还是放纵,一个学生学习期间是先玩还是先做作业,一名工作人员是加班提前完成工作或是拖延到最后一刻……都会涉及。一般而言,选择与内心意愿相反但正确、正面、积极的事项,就都需要自控力了。
和自己的内心期许做斗争,是件不容易的事儿,成年人也一样。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明明知道贪吃不运动必然长胖,就是要大吃朵颐;明明知道熬夜不休息会影响健康,却依然我行我素地刷圈到凌晨;明明知道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但仍对自己的不良举止不予纠正;明明知道父母是天底下对自己最无私的那一个,可还是无法控制对他们发脾气……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却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去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将一切法律法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抛之脑后。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童?
作为父母的你在看电视,音量还放得特别大,你对孩子说“去去去!做你的作业”;你在玩手机打游戏,兴致真浓,孩子来问你的数学题,你说“我真忙着呢,问你妈去!”你和朋友大声的讨论着去国外游玩,孩子过来插了个嘴,你说“你咋这样,不知道控制自己,认真学习吗”,你只顾上了自己一时的开心,却忽略了孩子的落寞。你从来不看书,你责令孩子每天看上两个小时;你从来不锻炼,你要求孩子必须每天晨跑一小时;你成了典型的手机奴,孩子用手机查资料的隙间 去听了一直心心念的音乐,你大发雷霆,你没有听见孩子“自己都无限度的用手机”的嘀咕……
还记得一副很有意思的漫画,一个人用手指着别人斥责时,并没有注意四个手指头指着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孩子出现的一时失控,是不是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呢?控制自己,做好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