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两点起床,喝一杯咖啡,然后开始坐下来捕捉写作灵感。
肚子里开始咕咕咕地响起来,耳朵里呼呼地响着血液流动的声音,周围非常安静,但是却有许多嗡嗡声一直响着,不知道是真实听到的声音,还是头脑产生的感觉。
清晨三点多,外面响起狗叫声。
喜欢写作的人应该利用清晨的时光,周围的寂静使人不受任何干扰,很容易捕捉到内心的每一个念头。
写作和艺术创造就是专注于内心的过程,许多时候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是因为无法专注,外界干扰太多,分散了注意力。
修行人喜欢在清晨打坐,容易开悟。作家艺术家都喜欢清晨。漫画家蔡志忠每天清晨一点起床创作。
没有绝对的寂静,最安静的地方有最丰富的声音。没有绝对的黑暗,在最黑的夜晚,天空有明亮的月亮和星星,地上有无数灯光。
有相对寂静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有声音我们才能感受寂静。
有相对黑暗,我们才能感受光明。有相对光明,我们才能感觉黑暗。
白天有阳光就有阴影,如果没有阴影,我们就感觉不到阳光。
声音和寂静,光明和黑暗,互为背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为背景。
我们知道的东西都是以忽视其他东西为代价。我们知道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知识以无知为代价。
所以真正知识渊博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真正智慧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愚昧。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他是诚实的,也是智慧的。由于他长年累月不断反省,所以真正认识了自己。
他说:“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所谓人生,其实就是自己。审查人生就是审查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的知识很有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和有限。只有当我们的知识丰富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和局限。
庄子已经知道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用有限去追求无限就会精疲力尽。
知道自己有限就已经超越了有限,知道自己无知就已经不是无知。
《道德经》说:“知不知,尚矣 ;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事。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论语》说:“小人之过必文。”掩饰自己的过失是缺乏自信和自知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