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强国看到一篇文章,是两会代表与90后青年的一个访谈:儿女远在他乡,父母容颜渐老,90后如何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被击中了内心,思绪万千。我就是那儿女远在他乡、自己容颜已老的90后的他妈妈。
我的父亲年轻时出门在外工作,每年就春节探亲假半个月,他的父母妻女都在家乡。于是,老爸费尽周折,找单位托关系,一直到年过不惑之年才调回家乡工作。他因此觉得他的子女不能再重蹈他的覆辙,我大学毕业时,无论如何必须回到家乡工作。我因此也对父亲有很深的怨言。
我曾经暗暗发誓:我的孩子以后能走多远就让他走多远。没想到,一语成谶,我的孩子大学就到北方母校就读,大学毕业后又到英国伦敦大学读研,现在毕业了就职广州。
在为我的孩子有远大抱负美好前程而欣慰自豪的同时,心中其实也有隐隐的失落。可是,作为父母,我们怎么可以以自己的私欲而束缚了孩子的梦想?剪断孩子的翅膀,却要求他远翔高飞。
其实,《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还有下句,而且是重要的下句,就是“游必有方”。也就是说,孔夫子并不是说,作为子女的在父母健在的时候都不能离开家,而是说如果需要离开了必须告知父母你去的方向。尤其是现代社会,一定要求子女在自己身边工作,是比较不现实的要求。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既保持亲子关系又不影响子女工作生活?而作为90后子女的,又该怎么做才能既实现自己的梦想又兼顾到日渐年迈的父母的思子情感?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值得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