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持戒共修夹持文

持戒共修夹持文

作者: 书香一缕_eaeb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14:59 被阅读0次

美好的一天从持戒开始!

早晨一起来诵戒

[玫瑰]持戒共修加持文 

躲避惊涛骇浪,远离悬崖峭壁。

脱离豺狼野兽,不再颠沛流离。

戒是无上保护,无常渐渐平息。

身心得到安宁,念佛必定生西。

  诵戒加持文

晨钟暮鼓,敲醒世间迷途之人。

每日诵戒,善护身心直奔西方。

[玫瑰]五戒

第一条"不杀生"戒,是要发出慈悲心,保护一切众生的生命安全,不能为了任何自私的理由伤害众生。我们不杀生,就能让所有遇到我们的众生都觉得很安心,不会担忧自己会失去生命,这就是“无畏布施”。我们能坚持不杀生,就可以不断清净自心,脱离世间杀生的共业。

第二条"不偷盗”戒,佛法说的偷盗,并不只是说三更半夜做贼偷东西,或者做强盗抢银行,才叫做偷盗。佛教中“盗”的意思是“不与取”。也就是别人并没有要给,我们自己去拿,就是偷盗。没得到主人同意,就把他的东西移动位置,也是偷盗。别人的东西、公家的东西随意拿来自己用,这也是偷盗。该缴的税金,逃税不缴,是更严重的偷盗。我们不偷盗就是体谅众生,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财产、自己的东西,我们为了发慈悲心,保护一切众生财物的安全,所以我们不偷盗。我们不偷盗,一切众生遇到我们都不必烦恼会损失财物。能坚持不偷盗这条戒,世间所有偷盗的恶业都与我们没关系,就可以由世间偷盗的共业中解脱出来。

第三条"不邪淫”戒,是为了要保护一切众生的贞操、身体,以及感情不受伤害,所以不能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第四条"不妄语”戒,就是不能说不老实、无意义、无利益的话。这是教我们要积极发慈悲心,保护一切众生的心灵感情,使人不要受到言语伤害或欺骗的痛苦。

第五条"不饮酒”戒,就是不能喝酒,包含不可以使用任何毒品。这是为了要保护一切众生,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饮酒而受到危害。另外一方面也是保护自己的身心、精神、智慧。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为众生做最有意义的贡献。

[玫瑰]十善业包括: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

五、不两舌。两舌就是好像有两个舌头,向甲说乙不好,又跟乙说甲不好,说挑拨离间的话。

六、不恶口。就是不可以讽刺辱骂,恶语伤人,或者言谈粗鲁,脏话连篇,不讲语言文明。

七、不绮语。就是不能油嘴滑舌,说无聊、无意义的话,或者虽然好听,却令人产生妄想、邪思邪念的话。

八、不悭贪。自己的财物不肯施舍,叫做“悭”;他人的财物总想着占为己有,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贪得无厌,就会造出种种罪业,所以要远离悭贪。“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劝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布施,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也就是不生气。不能遇事不顺,就怒火中烧,甚至脾气爆发,“火烧功德林”。嗔恨之火一发,曾经做过的善事功德,就被它烧得干净。所以要以宽容、随缘对治嗔恚,只有胸怀宽广,才能成就自利利他的弘法事业。“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十、不愚痴,就是见解必须要正确。佛教所说的愚痴,并不是傻傻的什么都不懂,而是没有智慧,不信因果报应,不辨是非善恶,满脑子邪知邪见,与佛法背道而驰。佛说“以智慧明,灭诸痴暗”,我们坚持功课、学习、实践,时刻以正见解对治愚痴,远离邪见,千万不要不思进取,固执己见。

[玫瑰]净业三福的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都是基本戒律的内容。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玫瑰]发心持戒加持文

每天持戒,无愧于天地,

每天持戒,无愧于佛祖,

每天持戒,无愧于父母,

每天持戒,无愧于心灵。

求佛菩萨加持(三遍)

相关文章

  • 持戒共修夹持文

    美好的一天从持戒开始! 早晨一起来诵戒 [玫瑰]持戒共修加持文 躲避惊涛骇浪,远离悬崖峭壁。 脱离豺狼野兽,不再颠...

  • 道共戒体

    吭哧吭哧减,入秋全回来; 持戒修一时,道共戒体长。

  • 【以戒为师】(41)

    如何修学戒律 ⑦ 四、止观是保障 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持戒和止观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往往以为,持戒是持戒,修定是修...

  • 我爱正清和雅

    这是为禅修营最后一晚感恩晚会节目所作的朗诵词。禅修班共分为六组,取“六度”之意,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

  • 《坛经》初鉴 十一

    引: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南川子曰:持戒为心平,修禅为行直。孝养父母恩,上下...

  • 持戒修言的感悟

    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修行,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把控自己的心性。 “言为心之声,修心先修言”,修言是修行中很关键...

  • 如何才能圆满持戒波罗密

    达真堪布走进大圆满 持戒波罗蜜要依心才能圆满。不恼害众生就是持戒。持戒波罗蜜若要在外境上修,在外境上达到圆满,那就...

  • 佛学共修微文

    2018年9月18日,在徐班长和孙姐姐的倡议带领下,我们一行六人相约秋溢路的创业咖啡馆,进行“莲花印”打坐共修、互...

  • 发愿一定建立在智慧基础上 已得根本智

    善财童子第十五参宝髻章讲般若智慧法门, 一共十层,也是修行的次第。前四层,修福德、福报,为布施、忍辱、持戒、精进前...

  • 【以戒为师】(44)

    如何修学戒律 ⑩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修定,修空性慧。如果有了禅定基础,持戒便能事半功倍。我们之所以觉得持戒艰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持戒共修夹持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jyxftx.html